第23章 流言之禍(三)[第2頁/共3頁]
孔融異道:“大災?”
薑述心中略安,劍鋒雖已架在脖子上,倒是有力抵擋,隻得穿戴整齊,來到前院接旨。
薑述道:“數年內必有內憂內亂,內有亂民擾亂宇內,西北有外族挑釁掠邊,倒是一場空前大劫。但是朝內武略之才常有,外馳名帥率軍蕩平,內有諸將打掃亂賊。武功雖馳名臣在朝,卻因冇尋到上古聖意,難使朝廷清平,是以授小子神識,讓小子傾平生之力,尋求上古聖意,助皇室開萬年承平局麵。”
孔融笑道:“當月朔見,便知小友今後必為朝廷棟梁,今聞小友得神人真傳,本官固然鄙人,必助小友免受毒害。”
左豐雖是趙忠親信,但是趙忠曉得靈帝生了狐疑,又豈能將此中短長說給他聽?倘若左豐不謹慎半路露了風聲,出了甚麼不測,導致甚麼**結果,靈帝見怪下來,趙忠也吃罪不起。再說薑家根底是在青州,隻要將薑述召入都城,即便是一條龍,也是龍出深淵,無所依托,還不得任憑趙忠魚肉?是以左豐受命前來傳旨,並未得趙忠任何授意,覺得薑述文名轟動了聖上,是以宣進宮中封賞與他,又見薑述與本身年紀彷彿,扮相姣美,又有文名,全不似汗青上對待盧植的模樣,並未決計難為,見薑述跪下,便翻開聖旨,清清嗓門,唸叨:“聞薑家子少大哥成,著本日赴京入宮見駕,著左豐等人護送,沿途官府食宿,不得有誤。”
現在寺人與文人之間,已是勢不兩立,薑述也不會去做媚俗之事,以免汙了名聲。但是請傳旨者奉茶還能說得疇昔,兩人到書房落座,薑述讓小婢奉上茶後退出門外,道:“左黃門是宮中超卓人物,年紀輕簡便在皇上身邊服侍,今後必會接掌內侍。”
薑述心頭一沉,心道莫非不安將會成為實際?問道:“有多少兵士隨行?”
“為黃梁神君,與國初留侯是同門。”薑述道。
“噢?傳言公然是真?”孔融說完,眉頭一皺,又問道:“神報酬何人?”
薑述送出《三字經》以後,略微放心了些,但潛認識總模糊感到不安,坐在書房深思半晌,也再未想出其他修補之策。正在此時,內裡傳來鼓譟之聲,下人飛奔來報,道:“聖旨到了。”
左豐自發有些失態,道:“公子客氣,方纔觀公子之字,不慎入迷,莫怪失禮。”
次日,北海公人快馬趕往洛陽,及到洛陽,遵循孔融叮嚀,分頭至袁愧、蔡邑、楊彪、王允、崔琰等重臣府上,奉上孔融私信及一本《三字經》抄本,才往衙門投送公文。
薑述從左豐之語中闡發,在外界看來,宮中寺人是鐵板一塊,現在解讀起來定非如此簡樸,怕是宮裡寺人也分了好多派係,常日裡也是相互排擠。剛纔提到的張侯爺應當是張讓,既非張讓一係,又能讓張讓一係如此忌恨者,想來左豐身後應是趙忠之流在靈帝麵前極有分量的大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