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征伐天下 四百零四章西域長史[第3頁/共4頁]
調和各國衝突,保持絲綢之路的通暢;彙集糧草,儘力援助雍州戰局;明麵上的兩個任務,以及背後裡擔當的監督、威懾長離、湟中兩地羌族,如此三大任務就是李恢這位即將到任的西域長史所要承擔的全數。
六萬雄師揮師輪台,一番鏖戰以後城內的兩萬車師軍完整得勝,固然逃亡而出的涿鞮逃入車師後部以後,再度彙集起了五千餘潰軍,可麵對著隨之而到的結合雄師,都城務塗穀城被一鼓而下。無法三度出逃的涿鞮,隻能逃亡於荒山野嶺當中,整天誠惶誠恐,與半個月後被部下斬殺,獻首於劉憲帳前。
何況,羌人氣力並非隻在湟中、長離,兩地以南的泛博地區中,也就是後事的青海一帶,另有大小無數的羌人部落在遊牧儲存。瞄不準甚麼時候遭了災,受了害,就會一窩蜂的向著涼州跑去,當時候湟中、長離不跟著添亂就已經是好的了,或許還能夠從中說合一二,可要希冀著他們著力反對,那是絕對不實際的。
冇有了這些附庸國,單靠車師一國之力,麵對著八千餘漢軍和兩三萬南邊聯軍,涿鞮除了亡國還會有彆的甚麼了局?這場對抗車師底子就冇有取勝的但願。
西域隻要一個仆人,那就是大漢。
對於龜茲國,劉憲心中的怨氣明顯比不上車師,以是見到龜茲王的降表以後,略微考慮後也就同意了。
這不但因為劉憲要給他留下三千精騎和兩千精銳步軍做後盾,如此一支力量,上任的西域長史單單憑此就足以在西域安身。更因為交河道域是西域馳名的膏腴之地,糧倉之地點,這位西域長史但是完整能夠對劉憲劃出的這片自留地實施辦理權,更有收錄稅賦和對部屬百姓住民的征調權,如果瞭解不差的話,這位西域長史到任以後還能夠看環境自行決定是否組建起一支範圍在三千人擺佈的“土著軍團”,以來加強西域長史府對西域各國的威懾、掌控力度。
說不上萬分艱钜,卻也不是輕而易舉便能夠完成的。西域各國數十年的交戰廝殺下來,各國中的積怨錯綜龐大,想要用平和的手腕保持大局,包管絲路暢達,冇有些需求的政治手腕是千萬不可的。
這些劉憲看的一清二楚,以是此戰固然冇有重創車師兵馬,他卻已經完整放輕鬆了下來。
龜茲王偶然抗爭到底,乃至於國基廢弛,滿目瘡痍,是以獻表請降,誌願廢黜王位,但求龜茲邦本不竭。
這時,龜茲國的戰報也傳到了劉憲麵前,在鄧芝的批示下,南邊諸國近三萬聯軍一起追殺龜茲退兵,沿途斃俘七千餘人,最後直搗龜茲國都城延城,兵臨城下。
對於湟中、長離的羌人,害人之心不成有,防人之心卻不成無,即便他們部落中很多後輩都還在劉備軍中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