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征伐天下 四百一十章重甲騎兵,雙邊馬鐙[第1頁/共4頁]
幷州之戰畢竟是要結束的,而不管誰家勝負,緊接而來的必定是兩軍之間的一次真正的正麵大碰撞。這不是之前的陽平關一戰,據城而守不成取,隻要靠正麵對決來分出凹凸高低,才氣讓今後的路更加寬廣。
人甲全數都是精鐵打造,很費工夫,而本應當更重的馬鎧則是用了很多的皮料,能夠說馬鎧的主體是皮甲,表麵是鑲嵌了一層鐵片,重點部位再給及加固。
山穀中間處,也是最為寬廣的地點,兩排房屋擺佈整齊擺列,來交常常的工匠甚多……
劉憲發起組建重馬隊,為的就是想在這場雄師團正麵對決中搶得一絲先機,啟事是在於他非常科學重馬隊集群衝鋒的能力,固然重馬隊有著如許那樣的缺點,可他們的正麵打擊力倒是誰也不可否定的。而在雄師團正麵對決中,需求的就是這類能一擊而破的兵種。
有的隻是一種單邊的掛在馬身高低中間位置的馬鐙,這玩意,武將幾近冇人去用,隻幫忙上馬,除彆的冇有涓滴用處,還礙事。
劉備軍若能取勝(幷州),那麼緊跟著北部兵馬南下,長安兵馬東進,潼關曹軍不想被包餃子就隻能退去河洛,此險要已經不敷保持。
東西方戰役思惟和國情國力的分歧,已經必定了重馬隊這一兵種在兩方汗青中的職位。
一百五十餘漢斤,換算成後代的市斤就是八十斤重,合四十公斤,比起歐洲中世紀生長到頂峰期間的重馬隊戰甲能夠要輕上一些,畢竟馬鎧是以皮甲為主體的。
鄠縣境內,渭水之濱的一處山穀當中。
劉備軍已經占有了西域,這幾年來他們有充足的時候來甄選西域的各種良好戰馬,以是組建重馬隊所需求的高負重戰馬對於劉備軍而言是完整不成題目。
十多種重量不一的甲具樣品被打製而出,然後再一一嘗試,最後得出的成果就是如劉憲麵前所見的一樣。
丙字鍛造局被放在了河套,那邊的鮮卑部落大多已經不複存在,人丁被併入了隴西鮮卑,絕大部分的草原當今都成了屬於劉備軍的直轄地帶。以是鍛造局的安然不成題目,獨一費事的就是用材,不管是生鐵還是煤炭。幸虧客歲劉備軍在河套地區已經勘察出了煤礦,但是生鐵的運送,還是足以支撐的,以是軍器的產出和複原方麵是完整供應的住劉憲、魏延兩部所耗的。
廢了兩年之功,如此鎧甲劉備軍已經儲備下了整整兩千套,而麵前的這四十餘套則是前次鎧甲運走以後新近產出的。
返回:三國驍將保舉您利用QQ瀏覽器更新書簽有最新章節更新及時
彆的另有馬鐙,這個被劉憲死死袒護起來的,捂了二十年的,實際上能夠對晉升馬隊戰力起到匪夷所思感化的東西。
輕馬隊,乃至於弓馬隊,最多也就是身披鎧甲的鐵騎,這些纔是東方馬隊的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