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下江南 三十五章 定九江[第1頁/共3頁]
簡雍、糜竺聞言也紛繁附和,“是當如此,部曲紛雜,非統兵之道。”
簡雍、糜竺天然清楚劉憲話中的未儘之意,相視一笑,簡雍開口道:“此事大妙,當可行之。”
“子方?”糜竺明顯對這個發起感到吃驚,“二弟他從無獨領一軍,怕是擔不起如此大任。”糜竺想了想,感覺劉憲的發起有點不靠譜。
“哈哈,劉荊州若能派兵占有廬江,則可阻斷孫策北上之路,我軍也可放心對於曹操。”說到曹操二字時,糜竺臉上閃過一抹憂色,劉備軍根底陋劣,實在不是人才濟濟的曹軍敵手。雙目看向劉憲,問道:“元度,籌辦何時領兵入徐州?主公已得袁紹應允,許元度領兵互助。”
雷薄、陳蘭,本是袁術帳下大將,後因不滿袁術作為,率部馳驅灊山。袁術敗亡之前,曾派人尋過此二人,但被二將所拒。
“哈哈哈,子仲先生此言差矣!”劉憲一笑,言道:“人非生而知之,行人間萬事皆有初次之時。子方兄雖未曾坐鎮一方,卻不見得不能坐鎮一方。”
以是,在策應回劉忠、史猛所部後,劉憲就會立即捨棄廬江郡,屯軍一部於合肥。
“雷薄、陳蘭?”糜竺微微一愣,繼而麵上浮出了一絲憂色,“這二人現在依故居於灊山,並無變動。元度是想打他倆的重視?”
這個題目劉憲來路上已經考慮的全麵,遂既答道:“還需月餘。我欲在壽春清算兵馬後,再提兵前去徐州。”
“憲於豫章得兵萬餘,民更五千人,後北上廬江截得袁術舊曲,又獲淮南兵卒近萬人。因是撻伐路上,隻是散編進了帳下各部曲,混亂騷動,不成章法。兵馬雖多了近一倍,然戰力並不見長。”
劉憲向來就冇擔憂過劉備軍是否會卻賦稅。徐州固然久經戰亂,但秘聞依存,各郡縣府庫所存糧秣多還充沛。並且另有糜家的大力互助,劉備軍現在就算頓時擴大到十萬人,也不存在缺糧的題目。
“憲和所言正和我情意。”糜竺一臉暖和,言道:“元度可當即動手此事。”
“不錯。”劉憲語氣果斷,對這兩個袁術舊將,他還是有必然掌控的,“我現在是袁紹帳下校尉,天然能同澤二將會上一會,若真的壓服此二將,倒也是一支助力。”
偌大的一個廬江郡,劉憲當然捨不得丟給孫策,“二位先生,廬江郡靠近長江,孫策可隨時跨江襲來,非憲現在之力可守。我欲將此地讓與劉荊州,一是為結一後盾;二是可按捺江東;三來,也能為淮南屯田之事得一便當。”臉上微微閃現郝紅,劉憲有點扭捏的說道:“再者我叔父一家都已遷往襄陽,若能如此,則……”
簡雍倒是很承認劉憲的發起,見糜竺另有些躊躇,便說道:“主公帳下隻要關張二將,又需屯守徐州,已經無人可用。這壽春兵馬還真非子方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