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走投無路[第3頁/共4頁]
如果曹艸不是亂世殲雄,起碼也是個盛名在身的大文豪,隻可惜他的形象讓他當個風騷才子未免寒傖了些。
曹艸的臉陰沉了幾分。
官渡之戰固然曹艸擊敗了袁紹,可從一開端便對曹艸有成見的文人騷人仍舊對曹艸口誅筆伐,袁紹即便死了,也好似為國赴難慷慨就義,曹艸反倒是坐實了民賊的名頭。
隻是冇想到司馬懿竟然回絕了曹艸。
(未完待續)
沉寂了兩年以後,中原和河北的戰事再一次發作。
曹艸鬆開他的手,慈父的形象在這一刻表現得淋漓儘致。
大漢四百年來一個又一個權臣終究是甚麼了局?哪怕盛極一時終究也擺脫不了家破人亡的結局。
司馬家與曹家的淵源,或者說與曹艸本人的直接乾係非常首要,曹艸暮年宦途盤曲,幾經沉浮,外放內調,升遷遭貶等等,在這個期間,曹艸看破了漢室朝廷的民風,同時也嚐遍情麵冷暖,在這個時候,司馬家幫過曹艸,曹艸能夠出任洛陽城尉就是司馬家的司馬防保舉!
撇開那些陳腐的儒生一家之言,很多聰明人都瞧得出來郭嘉與曹艸的野心,他們名為漢臣,實為漢賊。
曹艸考慮半晌,想通了荀攸獻策的來由和目標。
若以士族而論,司馬家可謂稱得上在大漢建國前後便已安身中原,他們的先人是在楚漢相爭之時便已有王爵,大漢四百年的汗青長河中,司馬家出過很多位高權重的高官,但在士族結黨營私構成龐大政治個人,門閥權勢的東漢末年,司馬家比不上在這個期間走上頂峰的袁家四世三公,而在朝綱[***]帝王昏庸的漢末,司馬家冇有順勢而起,反倒是朝著有些式微的趨勢在生長。
“如我所料不差,本年西北將有劇變,韓馬兩家恐被郭嘉毀滅。”
曹艸一曰不打,他們就一曰防備下去。
曹艸不答反問。
韓遂帶領麾下八部將傾巢而出,從武威出兵直搗金城!
往前是峰巔光榮,今後是萬丈深淵。
郭嘉如果處理了西北的後顧之憂,那麼出關東進對他而言,南北兩麵幾近都不存在內部隱患,曹艸即便想要故伎重施讓郭嘉內部出題目,卻也無從動手,就連個教唆誹謗的工具都找不出,而他現在能做的文章不過就是在北麵,南麵劉表不成能去挑釁郭嘉,特彆是在郭嘉安定了益州南部權勢版圖再一次擴大以後。
曹艸神情變得凝重。
司馬防的兒子司馬朗現在在曹艸部下當官,司馬家也重新走上正軌,並冇有埋冇在天下大亂的驚濤駭浪中,而現在,曹艸親身命人去請司馬防另一個兒子司馬懿出山。
幫忙司馬家止住這個趨勢的人,是曹艸。
馬超即使勇猛,卻也猛虎架不住群狼,韓遂籌辦已久,馬超措不及防,冇有在金城坐以待斃,馬超率軍勝利突圍,但他身邊已經剩下不到兩千將士,走投無路的馬超終究挑選了向東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