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不能如願[第3頁/共4頁]
許都朝廷的文武天然是將這些諸侯視為背叛。
篡奪關中後的郭嘉,俄然成了有誌天下諸侯眼中不成小覷的一股權勢。
“聽文若一席話,艸受益匪淺。嗬嗬,時候不早,艸告彆了。”
誌在何方?
“主公叨教。”
(未完待續)
大義,曹艸能夠刁難劉表,隻要劉表不平,便可下詔給郭嘉,讓郭嘉去打劉表。
時候,隻要袁紹和曹艸都不對關頂用兵就行。
自天子遷都許昌後,許都煥然一新,加快生長,朝著繁華昌隆的方向大步邁進。
“關東軍與董卓對峙時,郭嘉趁虛而入奪得益州,李傕郭汜出三輔與匈奴比武時,郭嘉又趁機攻占了關中,郭嘉之以是強大,有三,其一,人和,郭嘉善待百姓,群民悅服,承平軍戰力遠勝其他諸侯。其二,天時,不管奪益州還是取關中,郭嘉都抓住了稍縱即逝的良機,如有第三次機遇擺在他的麵前,他必然不會錯失。其三,人謀,承平軍中文武輩出,皆人間可貴的謀臣武將,篡奪關中,承平軍耗損幾近可忽視不計,由此可見,再給郭嘉五年,十年的時候,待中原群雄撻伐怠倦時,郭嘉便可坐收漁利。秦滅六國,高祖稱帝,前車之鑒,不得不防。”
天下承平。
荀彧略顯自嘲地輕笑一聲,點頭道;“天下可定,不代表天下承平。”
曹艸聽完荀彧的話,書房內墮入了沉寂當中。
人生活著,知己難求。
袁紹強,曹艸弱,袁紹要打曹艸的時候,郭嘉必然會乘機再從中得利。
郭嘉已經從背叛上升到了漢臣,倒是虛有其名的漢臣,實際上與袁紹,劉表,呂布,袁術等等諸侯一樣,頂著漢臣的頭銜,做著盤據自主的究竟。
非論是秦國一統還是劉邦介入天下,實際上前期都是在關西療攝生息,待關東各路梟雄兵疲馬乏後一一擊破,戰略上是遠交近攻。
天下情勢在郭嘉北進關中後,波瀾驟起。
隨天子來許都的一乾文武,也不都是屍位素餐的庸碌之輩,荀彧為曹艸保舉了很多真才實乾的人,撇開曹艸需求招賢納士這個解纜點,一樣也是停止以董承伏完等報酬首的外戚勢強的路子。
鐘繇聽出了荀彧的弦外之音,沉吟半晌後,疑慮地問道:“若郭奉孝真有此誌,為何不儘忠陛下?若他投誠,天下十年可定。”
這是在問郭嘉是不是故意篡奪江山了。
鐘繇回絕,卻神情一肅,低聲問道:“荀令君暮年與郭嘉私交甚好,此事當真?”
倉猝來到府中書房,荀彧叩門而入,剛好見到曹艸背對著他手捧書卷,神采安靜地閱覽著。
不能讓郭嘉如願以償,必須停止郭嘉的生長勢頭。
但是荀彧在乎,荀家世代漢臣,世食漢祿,他的人生抱負也是天下承平,男兒發憤治國平天下,冇有錯,隻是荀彧固執的是要匡扶漢室正統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