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不敗之地[第3頁/共4頁]
因為他給郭嘉的那一封詔令,好聽點的話是能人所難,不好聽的話就是在理取鬨。
曹艸勝利煽動袁紹來打關中,曹艸已經贏了。
以是郭嘉哪怕是立於不敗之地,實際上在袁紹與曹艸兵臨洛陽那刻,郭嘉已經輸了。
不帶兵馬留在袁紹這裡,是冒險,是玩命。
至於他帶來的五萬兵馬會不會賠在疆場上,他還另有籌算。
開初冇有想那麼深,袁紹隻覺本身氣力刁悍,曹艸冇有膽量背信。
疆場上有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本來主公早有籌辦,是鄙人獻醜了,嗬嗬,主公龍驤虎視,又怎會假想不周呢?”
有一點是袁紹冇想到的,如果真的打下了關中,曹艸不會在這一前提上背信,必然會將關中敕封給袁紹。
莫非將曹艸背信棄義的委曲公之於眾嗎?
郭嘉抗旨不尊是天下諸侯都會有反應。
可曹艸不這麼以為。
至於袁紹能不能打下關中,對郭嘉而言,不過是輸的到底有多慘罷了。
這兩個前提,曹艸還真有懺悔的底氣。
能夠挑起郭嘉與袁紹的戰役,他喪失一些威名又如何?
但是前麵兩個,一個將關中敕封給他,一個將天子送到鄴城。
曹艸設的這一局,從始至終,他纔是真正立於不敗之地的人。
如果郭嘉在此,必然會與程昱有著豪傑所見略同的感慨。
至於天子移駕鄴城,那就更不消提了,袁紹隻能公開用請,不能公開去搶,不然他和李傕郭汜,董卓又有甚麼辨彆?
承諾了?!
袁紹擁兵四十萬,就算這一場仗打完他兵馬一點兒也冇有減損,他少說也要在關中屯兵十五萬才行,畢竟郭嘉在益州可另有十萬兵馬。
程昱固然對郭嘉神馳,卻不代表自覺,郭嘉能不能洞穿曹艸的戰略,疆場上會有答案。
因為他信賴當年曹嵩被殺,張闓的供詞是真的。
這份膽魄,天下罕見。
曹艸底氣實足,信心爆滿,最底子的啟事是袁紹與他二者之間是否翻臉,決定權在曹艸手中,袁紹是強,可袁紹不如曹艸挾天子令諸侯名正言順,曹艸打甚麼仗,都能擺出天子大義,也就是堂堂之鼓,正正之旗,袁紹打誰都不會有太大阻力,唯獨打曹艸之前要躊躇考慮好久。
程昱與荀攸驀地一驚,荀攸就孔殷地問道:“主公如何答覆袁紹的?”
既然曹艸已經有了決定,荀攸與程昱也就不再對峙,聽到曹艸這個題目,荀攸麵露思考狀,半晌後才淡淡道:“郭嘉之名,如雷貫耳,鄙人卻冇有機遇與此人打仗,對他體味不深,不過,如果荀尚書在此,必然堅信郭嘉能將主公所謀看得一清二楚。”
“哦?仲德此言何意?郭嘉如何應對才氣瞧出他的心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