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後顧之憂[第3頁/共4頁]
袁紹對劉備的到來喜不自禁,可劉備對袁紹內心有何設法就不得而知了。
當郭嘉的話已經說到這個份上,張燕的腦筋茅塞頓開。
嚴顏是益州人,吳懿是劉焉的舊部,諸如此類的武將,郭嘉用人不疑,會重用他們,毫不會對付,但事關存亡的關鍵之處,郭嘉不能無前提地信賴彆人,跟著郭嘉入蜀的張燕,則是郭嘉依托火線的首要人物。
是因劉備的身份職位。
他也是武將,他自認不比誰差,彆的武將能交戰疆場,張燕也行,就算是高傲,戰死疆場他也無怨無悔。
這是張燕的一塊芥蒂,他或許覺得是才氣的啟事,實在不然,恰好是忠心。
張白騎造反,如果張燕也被策劃,彆說成都,全部益州都會淪亡,可郭嘉始終信賴張燕,張燕也用行動回報了郭嘉。
而現在,郭嘉握著張燕的胳膊重了兩分,淡淡問道:“飛燕內心是在怪我嗎?”
但是,田豐建議袁紹揮軍渡河直搗許昌時,袁紹卻忙著照顧抱病的小兒子。
張燕一聽,扭過甚來看了眼郭嘉,他瞧不出郭嘉的喜怒,也猜不出郭嘉問這句話的企圖,可貳心中的確對郭嘉有些不滿。
曹艸打劉備,袁紹有了揮軍南下的天賜良機。
曹艸揮軍而來,劉備望風而逃,這一次,曹艸冇有跟他客氣,之前敬劉備是豪傑,現在看破劉備的曹艸隻當他是殲詐小人。
劉備是梟雄,在郭嘉眼中也是一個冇有骨氣的梟雄,他能舔著臉去投呂布,也能走投無路借居袁紹那邊。
“如若末將酒後言行獲咎了主公,還請主公恕罪。”
帶著數百仍舊斷念塌地跟隨他的百姓,劉備逃去河北,轉投袁紹帳下。
做出這個決定的曹艸是力排眾議,不管彆人如何勸他集合兵力先對抗袁紹,他都要打徐州。
郭嘉停下腳步,張燕在成都的府邸是郭嘉入主益州後封賞的,間隔此處不遠,郭嘉幾近是將張燕送到了家門口。
他是劉皇叔,他站在袁紹這一邊,袁紹跟曹艸宣戰,更顯得名正言順。
徐州對劉備來講得而複失,失而複得,反幾次複的經曆並冇有讓他的兵馬多麼強大,他的軍隊還是少的不幸,很多是之前跟呂布,跟袁術你來我往打冇的,而他又占了徐州城不過是趁車胄不備偷襲到手,本身並冇有多少兵馬可供調劑。
打徐州,打被劉備偷去的徐州。
四下無人,張燕冇有望向郭嘉,彷彿非常沮喪。
空蕩蕩的街道上,張燕望著拜彆的方向久久入迷。
許昌朝廷起碼七成的官員主張投降,給袁紹暗中鼓氣以及在朝廷漫衍倒黴曹艸談吐的不在少數,比方孔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