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墳前對話[第2頁/共4頁]
作為一個穿越人,唐盛是榮幸的,卻也是不利的。
“誌才,現在天災不竭,朝中外戚寺人擅權變成[***],神州大地餓殍滿地,流民到處可見,可王謝望族都在做甚麼?囤貨居奇,謀取暴利,世家以內飽讀詩書之人又在做甚麼?上不思報國安邦,下不做安寧造福一方百姓之事,千方百計入朝為官也不過是為了家屬謀取最大便宜,現在天子公開賣官售爵,此乃亡國之兆!”
秋風蕭瑟,天氣昏沉的田野,一座枯墳前,身著米白長衫的十歲少年盤腿而坐,手中提著一酒壺,時不時抬頭自飲,神采寂靜卻寂苦萬分。
喊完此話,郭嘉脫力普通抬頭倒在墳前草地上,麵色俄然沉寂如常,隻是眼眸中流轉著一股哀忿。
戲誌才苦笑點頭,澀聲道:“你我皆是豪門出身,奉孝你雖幼年,但才勝於我數倍,乃我平生最佩服和高傲的朋友,知我者非奉孝莫屬,我即使不甘心滿腔才調淪冇,但時勢如此,無可何如啊。一非朱門望族,舉孝廉難比登天,二無巨資之富,那東都洛陽密碼標價的官位,可望而不成及。即便想為官一方造福百姓,也是心不足而力不敷啊。”
郭嘉點頭道:“這三曰我守在母親墳前,寸步未離,你我二人皆是世人眼中傲岸之徒,平曰與相來往的朋友屈指可數,而在此時能來看望我郭奉孝的,除了你戲誌才,恐怕隻要荀文若了,而聽你言,荀家有客,文若天然不便利分開,誰又能給我通風報信奉告荀產業生了甚麼?”
“奉孝,我知你意,也知這世道艱钜,大漢四百年到了明天,若說氣數已儘,我是不信,如果有明君即位,以雷霆之勢清算朝綱,清除殲佞,那麼大漢還是有救的。可當明天子正值丁壯,膝下兩子還隻是孩童,此法,恐怕是我癡心妄圖了。”戲誌才搖點頭灌下大口酒水,麵上愁雲密佈。
戲誌才麵龐嚴厲,沉聲問道:“何話?”
郭嘉將手中酒壺朝天空奮力一拋,嘶聲吼怒道:“人間朱門皆一丘之貉,惡貫充斥罄竹難書,此惡不除,天下無承平!”
戲誌才沉默無語,是啊,荀彧才調之高,潁川以內恐能及者,莫不過麵前至好老友郭嘉,可出身士族的荀文若尚且報國無門,更何況是貧寒後輩郭奉孝呢?彼蒼不公,為何給他們一身才調卻又讓他們生不逢時呢?
或許對汗青來講,倉促十載以後便是天下大亂之時,但此時現在,對郭嘉來講,十年,還是一個遙遙無期的光陰,想到此處,郭嘉從戲誌才手中奪過酒葫蘆,灌下一口以後,說:“現在天下亡國之兆已露,你我二人隻待機會到來,便有了用武之地。”
“隻可惜豪傑無用武之地啊。縱有王佐之才,若無明主,經天緯地之才又如何?”郭嘉輕笑著說道,這一會兒他已經調劑好了表情,半開打趣起來,卻都是大實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