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兩股勢力[第2頁/共6頁]
最後,蹇碩隻能對此避而不談,轉而說道:“陛下,不管董卓內心是如何想的,這並無毛病陛下拿他來製衡何大將軍。陛下如果思疑董卓的話,隻要將他一向放在外埠,不要給他入朝擔負官職的機遇便是了。”
盧植晉位三公一事,正所謂幾家歡樂幾家愁,喜的自不必說,單說為此而憂愁的,便有永樂宮中的那一名。
“我還希冀他來貢獻我?他每天去長秋宮問安,如何不見到我的永樂宮來,也問問我這個老嫗一聲?”董太後忿忿不平的說道:“終歸何氏纔是他的生身之母,就算是孝敬,那也是衝著何氏去的,與我何乾?現在我連你這個親生的兒子都靠不住了,還那裡希冀得上孫子?”
是以,董太後一黨,就更需求掌控住宮禁,以便隨時能節製住天子。隻要天子還在他們的把握當中,到時候,隻需下一道聖旨,將何進指為背叛,那麼他部下的兵馬再多,也都不敷為懼了——畢竟,五營軍士,畏服中官嘛,隻要大義名分在本身這一邊,那些家業全都在洛陽的北軍兵士,是不敢跟從著外臣抵擋中官的。
第七十一章兩股權勢
劉宏一下子就頭大了,他千萬冇想到,本身母親的反應竟然這麼大!一時候與母親講不通事理的劉宏,忍不住大聲辯駁道:“阿母,我並不是這個意義,你如何能胡思亂想呢!承平郎是你的孫子,阿弁莫非就不是了?今後就算承平郎去了濟北國,宮裡不另有阿弁貢獻你呢麼?”
是以,扶保承平郎上位,並不美滿是因為董太後偏疼承平郎,這當中也牽涉到了董太後本身的底子好處,是以,就算她想罷休,也無從放起,隻能咬著牙,在“倒何”、“倒弁”的門路上一向走下去。
當然,劉宏也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回絕母親,傷了她的心,終究,劉宏將董旻任命為奉車都尉。
“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也!”裴潛笑道:“這當然隻是開打趣罷了。但是,從這一件事情上便能夠看出,永樂宮與長秋宮,在權力方麵,實在有著不成調和的衝突,並且,不管是永樂宮的那位,還是長秋宮的那位,可都不是情願放手讓權的人啊……”
自發得得計的劉宏,倉促趕到了永樂宮,將本身的設法跟董太後說了一遍,原覺得董太後會欣然附和,誰知,聽了劉宏的話以後,董太後當時就拍著幾案大哭了起來:“是是是!我就曉得,你這是嫌棄阿母的身份了!你是甚麼人!那是承嗣了先帝大統的天子,而我不過是戔戔一個亭侯的老婆,冇得汙了你身份!我哪有甚麼資格稱太後,哪有甚麼資格讓你叫我一聲母後,人家竇太後纔是先帝的皇後,你應當上宣陵(漢桓帝陵墓,竇皇後同葬於此)去叫她母後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