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沙盤推演,紙上談兵[第2頁/共6頁]
現在,華光殿的正殿當中,正擺著一個一丈見方的木盤,木盤裡非常豪侈的用蜂蠟塑成了一個個山川險峰,一道道河穀溪流,而在木盤的正當中,則是一座城池的模型。
裴潛一指宛城四周的幾座山頭,道:“若讓我來守宛城,城外的這幾座山頭,是千萬不能丟棄的。這幾座山,陣勢險要,易守難攻,並且站在山上,一眼便能夠看清楚宛城的全貌。如果這幾座山頭節製在我方手中,那便可與宛城構成掎角之勢,相互策應,減輕城防的壓力,使敵軍冇法儘力攻打。可如果這幾座山全都落入了仇敵之手,那我軍可就被動了,不但統統的兵力變更,都處在仇敵的眼皮底下,並且,仇敵據險而守的話,我軍可就被完整困死在宛城當中了。”
“嗯,子覆說得對,還是把話題轉回到宛城的戰事上罷!”說著,劉照向侯謹悄悄打了眼色,叫他出去看看四周可有閒雜人等。這類話,可千萬不能傳到旁人的耳朵裡去,不然,必定會提早激化劉照與那些贓官貪吏之間的衝突,平白的將一些態度恍惚的人,趕到敵對者的陣營中去,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現在,天下各地戰事不竭,劉照也故意從中學習一些軍事方麵的知識。是以,一方麵,他號令在火線參戰的郎中、衛士,必然要把每場戰役、每次戰役的顛末,都詳細的記錄下來——文采不好不要緊,能夠直接用口語記敘,但是,過程必然要詳確。
現在,劉照就是用這麼一種貴重的東西,來製作沙盤。之以是選用蜂蠟,主如果因為蜂蠟比黃泥更潔淨,並且輕易塑形和回收,比起用黃泥做的模型,也更加精美一些。
“冇錯。當初朝廷任命了三位中郎將,外出安定黃巾賊,現在,盧公、皇甫將軍那邊,都已經獲得了效果,唯獨宛城這裡還在對峙當中,你說,天子能不心焦嗎?因為黃巾賊的兵變,天子但是有些日子,冇有歡愉過了,現在眼看大功就在勝利之際,天子恐怕已經冇有多少耐煩了。”裴潛道。
“願聞其詳”“還請文起為我等詳解”其他幾人趕快謙虛請教。
隗囂是西漢末年隴西的盤據軍閥,光武帝劉秀本想親率雄師討伐隗囂,但是眾將都感覺隴西那邊陣勢顯要,倒黴於雄師行動,是以不宜勞師遠征。劉秀聽了,一時候也有些躊躇不決,便把馬援召來谘詢。馬援便在劉秀麵前,用大米做素材,堆聚出了隴西地區的地形大要,然後向劉秀一一先容,哪些門路如何走,能夠到那裡,將隴西的山川情勢,說得一清二楚,讓劉秀一下子明白了。
“就算冇有這批糧草,宛城也是南都,夙來富庶,府藏之豐,冠於諸郡。現在落到黃巾賊的手中,反倒成了朝廷的親信之患。”盧愷也歎了口氣,道:“孟子說,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若非南陽那邊豪族強大,兼併過分,又貧乏賢明廉潔的官吏管理,導致民氣不一,百姓紛繁從賊,乃至做出了內應開城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