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亭中對[第2頁/共6頁]
盧愷等人齊聲應諾,而荀彧則持續發問道:“敢問殿下,父親有了錯誤,兒子該當諍諫嗎?君王有了錯誤,臣子該當諍諫嗎?這又算不算是善呢?”
盧植見狀,卻笑眯眯的捋著髯毛,作壁上觀,看劉照到底是如何應對的。
“方纔文若也說了,欲式明王度,必先副本清源。而這副本清源之舉,不過就是親賢臣而遠小人罷了。”劉照侃侃而談道:“那文若或許又要問了,該如何做,才氣親賢臣而遠小人呢?以我看來,起首,人首要尊崇先賢之道,修身立德,敬慎威儀,以身作則,才氣使賢臣親之,小人遠之;其次,要申明法度,不成濫施獎懲,法度一旦建立,便要上至天子,下及黎庶,一體遵循,為人主者,萬不成以言亂法,不然,上行下效,必定使法度形同虛設,久而久之,足以禍亂國度。”
到了都亭外,荀彧下了牛車,邁步走了出來。剛進院門,荀彧就一眼瞥見,一名年紀與本身相差不大的男人,正在正屋的門前相候。
盧植哈哈一笑,道:“文若,休要猜忌,本日在場的,並無府中的掾史,你能夠放心上座。”
誰知,荀彧聽了劉照的話,反倒暢懷一笑,再次避席下拜,道:“臣荀彧,拜見君上!”
“文若!弘農王有他的苦處,你就不要強求了。”盧植擔憂荀彧會是以而鄙夷劉照,忍不住出言相勸。
方纔那人立即嗤之以鼻:“哼,就你們這點見地,今後莫要在人前自稱是京師人氏,免得被人嘲笑!司空盧公乃是弘農王的教員,弘農王尊師重道,父事盧公,現在借調府中的衛士,來給盧公壯陣容,又有何不成?”
劉照本想讓衛兵的坐騎也披甲,但是轉念一想,此次衛兵們出去,是充當儀仗,如果馬匹也披甲的話,未免顯得過於肅殺了。但是,如果不披甲的話,衛士們的坐騎,毛色不一,又不免顯得有些不敷劃一,可若想要改換坐騎的話,彆說是劉照,就算是身為天子的劉宏,也得從各個禦廄當中,好好遴選一番,才氣湊齊這一百多匹同色的駿馬。最後,劉照便采取了一個折中的辦法,那就是給坐騎“穿衣服”,用紅底黑紋的布罩,來粉飾坐騎本來的色彩,達到全隊同色的結果。
世人相視一眼,王蓋又接著問道:“那文若可願與我等共襄盛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