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徐庶”不是那麼好當的[第2頁/共6頁]
不過,武威這類邊郡地區的豪強權勢,可就遠遠比不上河東了。這些處所文教掉隊,普通出不了多少官僚世家,就算有,也僅僅限於一郡以內罷了,遠不像本地郡縣的世家,動輒就出過三公、九卿、兩千石級彆的高官,情麵乾係錯綜龐大,牽一髮而動滿身,一不謹慎就會惹出大費事來。
汗青上的王忠,固然的確跟劉岱一起攻打過劉備,但隻是冇有取勝罷了,並未被劉備擒獲。並且,王忠在曹魏陣營當中,還混得相稱不錯,前前任揚武將軍、輕車將軍等職。
而插手叛軍的話,以他在諸羌部族當中的名譽,再加上他的氣力和手腕,統合叛軍,盤據隴上,進一步圖謀三輔,乃至爭霸天下,都不是胡想。
在劉宏等人的心目當中,涼州隻不過是一個地名,一個標記,它的安危對大漢到底會產生甚麼影響,劉宏等人才懶得去體貼呢!
是以,賈詡就得裝出一副到處為董卓考慮的模樣來,為了讓董卓不投降羌族叛軍,他乃至不吝為董卓出運營策,讓董卓成為擁兵自重、不聽朝廷調遣的一方諸侯。
這就是退而求其次了。隻要涼州還在大漢的治下,就算董卓擁兵自重,不聽朝廷的調遣,但他畢竟還是大漢的臣子。董卓身後,他的兒孫一定能持續守住這份家業,也一定能鎮得住董卓部下的驕兵悍將,當時候,朝廷就有機遇,從中運作,終究收回涼州了。
王忠吃人的事情,並不是甚麼奧妙,曹魏陣營當中很多人都曉得這件事。曹丕有一次還跟王忠開打趣,在王忠陪他出行的時候,命人取了一串俳優作為道具的骷髏頭,吊掛在王忠的馬鞍上,諷刺王忠。
而對賈詡而言,此次磨練,除了乾係到他的性命安危外,也同時磨練著他的知己。
但是,左昌連漢陽流派獂道都說放棄就放棄了,哪還在乎一個阿陽?對於李晟所說的地形、陣勢,他更是冇有一點觀點。他隻曉得,本身眼下想要活命,就得保住冀縣不失,至於其他的事情,與我何乾?
對於董卓的禮聘,賈詡多少也有些出乎料想,他的第一反應,天然是婉拒。因為他很清楚,董卓為人殘暴,喜怒無常,既不是一名好服侍的主上,也不是一個能成績大事的人。相反,董卓豢養了那麼多的部曲家兵,其野心也是昭然若揭,上了他的賊船,恐怕今後不會有甚麼好成果。
賈詡的品德感,並冇有那麼激烈,對於大漢,也稱不上死忠。但是,身為士人,他還是有必然的品德原則,和虔誠看法的。
既冇有慷慨就義的決計,又要保持必然的品德底線,賈詡就隻能兩害相權取其輕,寧肯扶助董卓當盤據涼州的漢家諸侯,也不能讓董卓叛漢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