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董扶與劉焉[第5頁/共6頁]
韓遂固然頂著征西將軍的名號,但畢竟是“反賊”出身,一起上必定會遭到本地官員的輕視和刁難,糧草供應不免會有嚴峻的時候。是以,在解纜之前就多做些儲備老是好的。
邊章在金城本地的聲望,猶在韓遂之上,再加上他待人至誠、辦事公允,是以說話也比韓遂更有分量,在他的勸說下,各家豪強勉強承諾了邊章,持續借自家的部曲供韓遂差遣。
固然冇有看過水滸傳(明顯,劉照同窗就是從水滸傳那邊找到的靈感),但韓遂還是靈敏的發覺到,朝廷此舉打得是驅虎吞狼的主張,如果本身打敗了五鬥米道,朝廷天然是去掉了一個禍害;如果本身被五鬥米道打敗了,朝廷也冇有甚麼喪失;如果本身與五鬥米道打得兩敗俱傷,那更是為朝廷所樂見。
這名使者姓董名扶,字茂安,廣漢郡綿竹縣人氏。在史乘上,他最為著名的事蹟,就是預言益州分野有天子氣。恰是因為這句話,劉焉纔會向劉宏自請出任益州牧,並開端了益州盤據的“二劉期間”。
“另有一事,也非常蹊蹺。”董扶道:“先師察看天象時,曾見益州分野有天子氣,故而預言,比及天下大亂之時,定會有英傑乘勢而起,在益州即位稱帝,退則盤據一方,進則成高祖之帝業。但是,自從八年前天現異象以後,我再去察看天象,卻發明,益州分野的天子氣已經消逝得無影無蹤,反倒是在雍州分野,模糊可見天子之氣,對此,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如果有聖主出世,消弭戰亂,使天下歸於承平,何故會在三河分野以外,呈現天子之氣?莫非,今後會有聖主遷都長安不成?”
一場奏對下來,劉宏聽到各種災害竟然都有禳解的體例,並且這些災害彷彿也跟本身這個天子是否失德無關,不需求本身改正行動,就能夠製止,他天然是龍心大悅,當即拜董扶為侍中,並命其籌辦典禮,為大漢祈福消災。
楊厚自不必說,遵循史乘的記錄,此人的確就是一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夠呼風喚雨的神棍級人物。其事蹟之古怪,總讓人感覺有些不實在。
乃至到了蜀漢政權的末期,譙周再一次提出了周舒的這個談吐,他宣稱,代替蜀漢的,也將是曹魏。而事情厥後的生長,彷彿又證明瞭這一點——蜀漢的確是被曹魏滅亡的。
“北極第一星?那但是……太子之象啊!”劉焉驚道。(北極是紫微垣當中的一個星官,由五顆星構成,順次代表太子、天子、庶子、後宮和天樞)
除了部曲以外,各家豪強還援助了韓遂一批糧草。此番入蜀,路途悠遠,彆看隴上與巴蜀地區毗鄰,但在當時,隴上並冇有通衢能夠中轉巴蜀,韓遂要去益州的話,隻能先去關中,然後取道斜穀或者箕穀達到漢中,才氣進一步前去巴蜀地區。是以,韓遂的這一趟征程,路途的確有些悠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