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三國之最強皇帝1 - 第360章 衣錦還鄉(一)

第360章 衣錦還鄉(一)[第1頁/共6頁]

隻不過,有了這份心態,昌豨的膽量便大了很多,乾起不法的活動來,也更加肆無顧忌很多。

益州,在州牧劉焉的日夜勞累、親熱體貼下,五鬥米道已經搖身一變,從策劃暴動的禍源,成為了穩定民氣、消弭禍亂的功臣,並且悄悄的披上了正一道的外皮——固然這一行動並未獲得了正一道的考覈以及受權。

荊州,武陵蠻固然偶有進犯,但無一不是立即被本地的郡兵擊敗,擔負武陵都尉的黃祖,則藉此機遇刷了很多軍功,現在已然官拜長沙太守了。

兩下裡一拍即合——走投無路的泰山賊,投奔到了昌豨等人的門下,成為了豪強們的部曲家兵。

想來,這統統都要歸功於江夏都尉郭靖,恰是因為他在江夏主兵,以是纔沒有鬨出軍隊叛變的變亂來,是以本來隻是江夏一小卒的趙慈,也就冇有機遇登上汗青的舞台了。

哪怕是五六千能戰之兵,也充足昌豨等人橫行州郡的了,即便冇有爭衡天下之心,依托著這支步隊,昌豨等人也能夠據險自守,不納王租,安安穩穩的當一個土天子。

涼州,有了董卓這頭凶獸的坐鎮,涼州的羌胡部落一下子變得服服帖帖,再也不敢起半點異心。當然,也曾傳聞涼州境內,仍然有小股的鬍匪遊寇在活動,但那畢竟隻是疥癬之疾不是麼?

黃巾之亂被安定以後,倖存的豪強們迫不及待的磨牙吮血,將那些荒廢無主的地盤全都兼併到了本身的手中。

朝堂上,還是充滿著濃濃的銅臭——三公上任時交納修宮錢,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成了商定俗成,雖則在樸重之士的激烈反對下,劉宏不得不偶爾例外,任命一兩位清忠之臣出任三公,並且還體貼的免除了他們的“修宮錢”,但是,朝堂之上,群魔亂舞之相,已然越來越較著了。

至於另一股黃巾殘部,位於青徐交界處的泰山賊,則在孫堅這頭猛虎的嚴格打擊下,潰不成軍,隻能作鳥獸散,四下奔逃。

是以,漢廷對泰山賊的包抄圈,固然在軍事上還算是戍守周到,但在經濟上,早就讓這些國之蛀蟲給滲入的千瘡百孔了。

而在冀州,黃巾的殘部,不竭侵掠四郡的太行賊,已經被朝廷招安,固然為此而設立了一個“聽調不聽宣”的常山典農都尉,並冇有完整處理這一股黃巾餘黨,但是,終歸結束了太行賊不斷擾亂周邊郡縣的局麵。

在這短短的一年裡,費錢而成為三公的,就有司徒樊陵,太尉曹嵩,司空崔烈,以及再次成為三公的司徒張溫、司空許相,統共五人。

昌豨便是此中的始作俑者。

黃巾殘部劫奪州郡,手中有很多珍寶財賄,現在避入深山老林,這些珍寶財賄,饑不能食,寒不能衣,早就成了累墜。

地盤的數量固然大大增加了,可因戰亂而喪失的人丁,卻冇有那麼輕易規複過來,是以,一些彆具目光的豪強,便把主張打到了黃巾殘部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