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第2頁/共4頁]
比擬顏良、文醜,史阿在三國裡,一點名譽都冇有,《三國演義》裡他冇有出場,評書、戲劇裡,也彷彿冇他的戲份。史籍中本來也無記錄,不過他有個好弟子,那就是大名鼎鼎的魏文帝曹丕,在其著作《典論》中提到了他。然後托後代收集寫手的福,把他從這一點點資猜中扒拉出來,在各種三國題材的穿越文中頻繁呈現,纔算有了必然的著名度。
劉照見兩人無恙,大驚之餘,又有大喜,忍不住鼓掌道:“公然出色,來啊,斟上兩盞酒來,我要親身賜賚兩位懦夫。”
文醜咧著嘴笑答道:“殿下不知,大兄力量極大,這一劈我如果格擋,必定難以擋住,若想要躲閃,也會在匆促當中亂了腳步章法,一旦讓他得了先機,後招一一使來,我便扳不返來了,以是隻能隻能用兩敗俱傷之法。我等在鄉裡比鬥之時,如果碰到技藝相稱的敵手,誰都不敢等閒用出這等難以罷手的招式,因為一旦使出,便會兩敗俱傷,非死即殘,對誰都冇好處。本日是為殿下獻技演出,大兄與我又夙來熟悉,這才如此演練給殿下撫玩。”
當然,托後代收集小說的福更多的,要數王越。和史阿一樣,史籍無載,隻在《典論》中露了一麵的王越,在後代穿越文中的名譽,卻比史阿大很多了。甚麼“燕山大俠”,甚麼曾經孤身入賀蘭山斬殺羌族,甚麼劉辨的劍術教員,甚麼步戰呂布不是其敵手,故事編得一套一套的,影響大到連中文維基百科,也在某個版本中,煞有介事的將這些收錄於“王越(東漢)”的詞條下。實在,光他的籍貫“遼東燕山”就值得大大吐槽了。
顏良、文醜聞言,趕快躬身拜謝道:“我等受殿下這般恩遇,天然要竭儘儘力,為殿下演示一番。”
第四十六章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兩人收劍,文醜嗬嗬大笑,道:“大兄,你我兄弟每次比劍,都是這般不分勝負,好生無趣!”顏良聞言莞爾道:“你我的劍術都是常日裡相互參議,相互傳授而來的,相互熟諳,哪能那麼輕易分出勝負。倒是叫殿下見笑了。”
顏良和文醜,在三國裡可謂馳名,在評書、戲曲中,他們和張郃、高覽一起,被譽為河北四庭柱。但是在《三國演義》裡,卻隻因為被更馳名的關公斬了,成了關公時候掛在嘴上的“斬顏良誅文醜”的功勞,以是才如此著名。在史籍上,他們更是記錄少得不幸,不知籍貫,不知出身,不知年事,不知表字。
兩人技藝相差未幾,故而鬥得難分難明,二十餘回合後,顏良大喝一聲,雙手持劍,舉劍過頂,向文醜的肩膀直劈下來,文醜竟然既不格擋,也不躲閃,反而也雙手持劍,劍隨人進,朝顏良胸口撞去,竟然是兩敗俱傷的招數,看得劉照也禁不住嚴峻得驚呼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