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仁義與權謀[第2頁/共4頁]

“恰是。”劉封點點頭。

“走吧,我們出來吧。”他深吸一口氣,對馬忠說道。

“莫非公子當初要求馬超將軍從漢中運送糧草,就是為了應對現在的局麵?”馬忠俄然想到了甚麼,摸索著問道。

“這……”劉封一時語塞,不知該如何作答。

“話雖如此,但馬超將軍帶來的糧草,本來是用來供應攻打上庸的七萬雄師的,現在要用來贍養這近七萬人,還是有些捉襟見肘啊。”劉封感慨道,“這不過是杯水車薪罷了。”

“你說說看。”關羽表示道。

“叔父息怒!”劉封大喝一聲,禁止了關羽的下一步行動。

“叔父此言差矣!”劉封搖點頭,“對待仇敵,當然不能心慈手軟,但也不能一味地殛斃。不然,隻會激起他們的抵擋之心,得不償失。”

“糧草?但是數量不是……”馬忠說到一半,俄然恍然大悟地一拍腦門,“公子是說那些俘虜?”

“是啊,真是冇想到,打了這麼一場大敗仗,還要為這類事情憂愁,看來這仗還真不好打啊。”馬忠也跟著感慨道。

劉封點點頭,說道:

“也是,公子當初從漢中解纜時,還不曉得這邊的環境呢。”馬忠點點頭,“不過,這也算是歪打正著了,不然,我們現在可就真的捉襟見肘了。”

“現在滯留在樊城的魏軍俘虜另有兩萬五千多人,這可不是個小數量啊!”馬忠感慨道。

“唉,公子有所不知啊。”潘濬苦笑著搖了點頭,“我們都曉得關將軍的脾氣,就連大王也等閒不敢違逆他,您的話,他又如何會聽得出來呢?隻怕是美意辦好事啊。”

“冇甚麼但是的!”關羽不耐煩地打斷了劉封的話,“這件事我已經決定了,你就不要再說了。”

“您是想說,您如許做,是為了彰顯我軍的仁義,是為了收伏民氣,對嗎?”

“算是吧。”劉封點點頭。

“我哪有未卜先知的才氣?”劉封趕緊擺手否定道,“當初隻是擔憂糧草不敷,才未雨綢繆罷了。”

看到這一幕,劉封心中不由有些好笑。看來這關羽固然威名赫赫,但在教誨後代方麵,也和其他父親冇甚麼兩樣。

“你,你……”關羽頓時語塞,一時之間,竟然不知該如何辯駁。

“潘處置受委曲了。”劉封安撫道,“我會找個機遇,好好勸勸叔父的。”

“俘虜?”關羽嘲笑一聲,“你也是來替他們討情的?“

“你……”關羽還想再說些甚麼,卻被劉封打斷了。

“是啊,這可不是件輕易的事,更何況,如此後勤本就吃緊……”劉封說著,歎了口氣。

就在這時,一個四十歲出頭的文士模樣的中年人黑著臉從營帳中走了出來,看模樣表情非常愁悶。

“父親,但是……”

“叔父,您想想,現在我們固然俘虜了三萬魏軍,但他們的家眷還在魏國,他們的父母妻兒還在等著他們歸去。如果我們能善待這些俘虜,讓他們吃飽穿暖,讓他們寫信回家報安然,您說,他們的家人會如何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