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神秘莫測的懸案故事 - 宋高宗為何用處女選太子

宋高宗為何用處女選太子[第2頁/共7頁]

紹興五年蒲月,大臣趙鼎建議應在宮中建立書院,對這兩名男孩加強培養。宋高宗為此修建了“資善堂”,禮聘徽猷閣待製範沖和起居郎朱震為宮廷西席。兩個孩子的學習都很當真,接管了體係正規的傑出教誨。紹興十年(1140),嶽飛奉詔班師後,提出“正國本以安民氣”的建議,趙鼎也提出議立皇子一事,均遭宋高宗怒斥。兩年後,15歲的趙瑗加檢校少保,封普安郡王,遵還是例,他出宮住進王府。而這時的趙璩,獨居禁中,封吳國公。三年後,趙璩晉封為思平郡王,一樣搬進本身的府第,時人稱為東、西二府。

宋高宗在光複國地上動腦筋未幾,在肯定交班人時卻費儘了心機,關頭時候竟用處女“選”太子,在汗青上製造了一段不斷於口的閒話,同時也留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謎團。

其一,選定趙瑗為皇位擔當人,本是宋高宗的初誌。據《宋史・孝宗本紀》:孝宗(即當初的伯琮,後改趙瑗)一開端就受高宗喜好,“紹興二年蒲月,選帝育於禁中”,宮中修建“資善堂”書院,主如果為了教誨好趙瑗。厥後趙璩(即伯玖)被召進宮後,隻要“尋詔赴資善堂聽讀”的資格。雖說他也定時遭到詔封,其養母也位居皇後,但趙璩的資格、職位仍然冇法與趙瑗比擬。因為趙瑗比趙璩春秋稍大,受封幾近總方法先趙璩一步,這也是他被立為皇子的無益前提。更首要的是,趙瑗性喜儉省,討厭驕奢,在這點上很對宋高宗的心機。這位經曆了北宋亡國、父兄被擄過程的天子,多少記著了一些慘痛經驗,他曾峻厲攻訐過喜玩珊瑚的楚王之子趙仲氵是。趙瑗聽到這件事情,引覺得戒,旰食宵衣,踵武前賢,很想有所作為。對此高宗天子看得非常清楚,這恰是一國之君最寶貴的品格。建立趙瑗為皇子,這是最首要的啟事。

宋高宗趙構(1107~1187),字德基,宋徽宗第九子,欽宗之弟。初封蜀國公,後封康王。靖康二年(1127)年初,徽欽二帝被金人掠走後,同年蒲月趙構即位於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市),改元建炎,是為宋高宗。他在朝36年,以乞降苟安為國策。耐久倚用奸相秦檜,收諸將兵權,殺嶽飛,與金訂立屈辱的“紹興和議”,割地稱臣進貢。為托付钜額貢物和豪侈之費,大肆搜刮百姓,政治暗中,民不聊生。金朝完顏亮率兵攻宋,宋高宗幾無戰守之備,不得不讓位於宋孝宗,退居德壽宮,當起了太上皇,15年後病死,長年8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