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天下大治[第4頁/共9頁]
皇上的坐艦進入山東,達到濟南,聽賀連升關於加強教養的彙報,特彆看了孔賢人及亞聖孟子,眾賢人的遺址已補葺一新很歡暢,他與大臣們雜在旅客中旁觀,聽取旅客的評價,他對此很對勁,他對賀連升提出山東應建成禮節之邦的標語大為讚美,他對賀連升說:“賀大人,何止山東。全大清都應成為禮節之邦,這要作為天下性的要求,是建立大治局麵的一條長遠標準。”
康熙帝:“芙蓉,教養是多方麵的,讀書習字是一種教養,觀名勝古蹟是一種教養,遊名山大川亦是一種教養,乃至考覈民風、風俗都是一種教養,你們管家做得對,你們都是十四五歲闖天下,十六七歲挑大梁,我偶然在想比來大阿哥的福晉都要生小孩了,等生了,交給你幫我養大,也像你們一樣十四五歲打天下,十六七歲挑大梁,增加才調,然後纔回到朕的身邊,擔負首要職務,必然比現在的阿哥們強。
芙蓉:“皇上,我買了漢中一百五十萬畝,種了棉花。辦了間大織布廠,養了五萬畝山地的上十萬頭山羊,為北方人供應羊肉,供應外相,現在的漢中已不是疇昔的漢中了。可惜皇上冇偶然候去觀察。”
蒲月月朔達到重慶,住停止宮,尚書們也住在行宮側麵的高朋房裡。其他職員住在通遠門峨眉酒家。在二樓西式集會廳裡聽了四川總督吳敬請、重慶知府楊陵森、巴縣縣令龍得水的彙報,除吳敬清皇上熟諳外,楊陵森隻是傳聞過,龍得水康熙帝隻知二位是近年的新科進士,他特彆重視聽,楊陵森對儒家典範非常熟諳,對儒家教誨談得頭頭是道,而龍得水腦筋靈敏,闡發當今天下環境提出天下大治局麵已經根基構成,但又提出了幾點需進一步加強的處所。“一是城鄉之間差異尚大,需著力鄉村,增加農夫的支出,二是本地與邊疆的差彆尚大,亦需重視加強其邊疆地區農工商扶植,以穩固邊防;第三,漢族地區與非漢族地區的差彆尚大,就教誨而論,非漢族地區還在推行義學的發矇階段,亦需持續花大力量改良非漢族地區的狀況。皇上,臣職低位寒微,難以達到天聽,故趁皇上駕臨重慶,一一提出,幸勿見怪。”
這些資訊都反應到康熙那邊,康熙決定再次南巡,既看文教,也看經濟,決定先看直隸河北、山西、陝西、河南、山東、江蘇、湖廣、四川、雲南、貴州、廣西、廣東、福建、江西、安徽。除大將軍留守以外,六部尚書皆伴隨觀察,仍由正興駕無極艦護駕,劉芳與世敦伴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