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八章 功在千秋[第3頁/共4頁]
不久大朝之時,郭紹對一乾人論功行賞,高守貞也列於大功前線。
郭紹拿起禦案上的棉花種子傳視群臣,又道:“絲綢精貴、出產希少,又不健壯,麻布卻太粗糙不耐寒,隻要棉布合適大量產出,而西域棉花應有不敷,隻限於西北邊疆蒔植,西域棉布貴比絲綢。王德芳帶返來的種子若能適應大許氣候,這便是此番海航極大的好處之一。”
折德扆、李彝殷這等人是國公;楊業等有大功的人才封建國侯,卻非常歡暢……
郭紹對此物完整不懂,但按照高守貞的描述,他以為這是一種當代粗糙版的“衛星定位”技術。這個發明極大地增加了郭紹的信心,他在內心深處已開端醞釀第二次遠航!
……
楊業、高彥儔、劉仁瞻因河東大戰的軍功,直接管封建國侯,馮繼業因俘獲李彝殷,也封建國侯。大朝上歡樂一片。
王德芳道:“謝陛下恩。”
聽著海港裡的浪聲,夜色已經垂垂來臨,岸上倒是燈火透明;每當有商船和戰船泊岸,都是酒坊和窯子繁忙的時候。那樂律的聲音和放浪的笑聲在船艙裡也模糊可聞。王德芳翻看帶返來的海圖和幾包種子,深思了半天,但願獨一的這些東西能讓他免罪……
“平身。”郭紹四平八穩地坐在上麵,說話中氣實足,全然冇有了傳言中沉痾跡象了,“那些臨時看不到好處,卻有長遠好處的大事,恰是朝廷職責地點,如興建水利、開疆拓土。王都使以下諸將士此番斬荊披棘,開辟新土,功在千秋。朕下旨,撫卹重賞遠航將士。”
李處耘身後兒子擔當了建國公,但羅延環身後,護國公的位置還空著。世襲罔替的六國公之一,與大許王朝共享天下,武將們都盯著那位置;直接封護國公的機遇太小,除非滅國之戰,起首要成為建國侯……這便是諸將衝動的首要啟事。
他在一本卷宗上勾畫著本身奇特的大局,最上方寫的“產業”成為了一個猖獗又悠遠的胡想。郭紹冇法做出蒸汽機,此時也冇任何人做的出來,但那是一個方向和遠見。
(實在對不起大師,前天吃杏仁引發蕁麻疹,渾身癢得欲仙欲_死,輸了液,明天賦好點了。)
……
始興四年夏季,南漢國舊地的海麵上還是陽光亮媚,氣溫很高。海上高高的白帆反射著陽光,波浪衝在船舷上“嘩嘩”出聲。
世人聽罷隻得齊呼道:“陛下賢明!”
……及至東京,王德芳接到了天子召見的聖旨,以及奏章批覆:弊在當下,功在千秋。
劃子上的人又問明白這支軍隊的番號,當即便劃歸去了,連船麵都冇登上來……那些炮和設備,隻要大許禁軍纔有,確認是本身人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