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四章 江南本無事[第1頁/共4頁]
貳心道:老子可不是為了省那點錢,再說我是生徒,本來就不消服徭役。
曹彬感覺有點近似於唐朝的節度使,但權力冇那麼大。都批示使司儘管兵,且隻要統兵權;調兵權、賦稅、軍器庫都不在處所。無權乾與處所管理、賦稅等,因為五軍都督府和政事堂六部那邊屬於兩個分歧的官府。
內裡的近侍想出去看茶涼了冇有,卻見曹彬趴在桌子上呼然大睡,便找了一床毯子給他蓋上。
俞良皺眉道:“那倒也是。”
有人痛罵道:“南唐都城是我們打下的,建個營還不讓建?誰擋殺誰!”
“哼。”曹彬冇答話。
批示使道:“軍餉,是冇有的,副批示使以下的將士都冇軍餉。”
酒過三巡,批示使問俞良能找多少人來。俞良不能答,他又問了一些上陣的事兒,不料批示使也不能答。
“咦?”曹彬如有所思,想了想又問個究竟。
曹彬又拿起了另一疊紙來,都是侍衛馬步司、殿前司保舉的武將名單,大部分是之前精簡禁軍被趕去屯田的下營武將。這些人將作為“統兵司”的武將。
曹彬感覺這是猖獗的國策,文官們詬病窮兵黷武也不為過。要不然如何叫“軍國令”?
批示使道:“俞兄弟初來乍到,有所不知。曹公奉旨設‘五軍都督府’,有調兵軍、統兵軍、賦稅軍、甲械軍、傳報軍,一共五軍。我們這是統兵軍,現在儘管招人,不管兵戈的事兒。”
批示使笑道:“先前俞兄弟說不會技藝,實不相瞞,本將的技藝也荒廢得很,不過識字罷了。歸正我們統兵軍的武將也不兵戈的。”
呂端道:“江南士林敬韓熙載,但韓熙載也得顧江南人的意義,這事兒讓他出麵,反倒叫他擺佈難堪了。陳喬分歧,此人在江南宦海乾係較惡,倒是江南本地官員,在江寧府仕進。以他當年保林仁肇的作為,隻要曉以公心大義,他會幫曹公措置好此事的。”
批示使端起酒碗,臉已經喝紅了,不過說話還清楚,“有些事兒,我得和俞兄弟說清楚,你招人的時候也好有個譜兒。”
“如果有軍餉,朝廷直接擴禁軍就是了,何必搞得那麼費事?”批示使看了他一眼:“可不是冇有好處。隻要在籍,徭役是不消了,百口都不消徭役,不消去刻苦享福了不是,退一步說,就算誰家拿錢雇人替徭役,也得費錢不是?”
頓時有人擁戴道:“對了,那韓熙載在江南很有聲望,當官的都尊他;韓熙載又得了官家的恩德,要不然他能在我們占據的江南仕進做得風生水起!曹公辦的是皇差,韓熙載應當給個麵子。”
禮部那邊的‘製科’考得上就轉文官,考不上就呆五軍都督府這邊,甭管去哪個軍,都是領俸祿的武將。像本將這統兵軍的人,不消兵戈,就管管人,和官員有啥辨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