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四章 日出處天子[第2頁/共4頁]
皇朝的最高統治者,一言一行的態度,明顯會影響很多處所,現在連一艘戰船的護欄也能做得如此精美當真。
張寅道:“小野將軍能說漢話,通禮法,應知斷無兩個天子之說。”
他在卷宗裡寫道,曰本國國主大權旁落,外戚藤原氏耐久把持實權。具有地盤的“本家”、“領家”及公卿貴族居於安然京遙領封地,安然京歌舞昇平,處所實際由莊田官和軍人節製。
“啊……”一個海員站在船麵上雙手捧在嘴巴前,對著海麵大聲喊了一聲。
“那麼……”小野好古沉吟半晌道,“二位貴使此番到我國,便是大許天子為冊封曰本國天皇之事?”
張寅拜道:“趙使君言之有理。”
張寅原是樞密使王樸身邊的書吏,他在東京冇甚麼乾係,所幸與王樸相處於案牘之間,甚是熟諳。厥後天子出征,他在前營軍府當差,在天子郭紹身邊呆過一陣子……在張寅的見地中,郭紹是個風格非常特彆的人,言行極能影響人;出征短短數月,張寅也被影響甚多。
小野好古皺眉道:“曰本國天皇乃日出之處天子,中原天子乃日落之處天子。我國君臣承認大許天子為天子,爾等為何不予劃一尊敬?”
“哈哈!”世人鬨堂大笑,有人嚷嚷道,“李麻子還冇學會識字,就要吟詩哩!”“哈哈……”
趙洪等人被帶著先在一個府苑裡遞交了大許國書,然後就被安設下來,冇見著曰本國王。張寅發明此國官吏比較沉默謹慎,問的話普通都得不到明白的答覆。倒是大和販子領導比較好相處,不過販子體味的東西太少,隻能獲得一些人皆曉得的資訊。
張寅聽起來,大抵猜想:曰本海內也不是一個態度,政見有分歧。這個藤原朝成雖有酒囊飯袋之嫌(太能吃),起碼對許軍的戰績有所顧慮。
及至下午,又來了一個肥頭大耳的人,身材胖得不可,門都進不來,大夥兒隻幸虧院子裡說話。他自稱藤原朝成,還誇耀了一番本身很能吃,能吃水飯七八盂、吃魚幾十條。他先說了一通小野好古的不是,說那廝是武夫見地不可,衝犯了貴使如此。
“這……”藤原朝成低聲道,“你們也曉得了,諸事成不成還要看攝關大臣的意義。冊封之事恐怕不好辦。但我國一貫敬慕中原,能夠攝關大臣的名義朝見進貢。”
出使曰本國使節、樞密院事趙洪麵帶笑意道:“一帆風順,事半功倍。”
侍從的一個大和人用漢語道:“小野君是兵家,又善和歌,文武雙全,昔日反賊藤原純友兵變(承平天慶之亂),全賴小野君出馬停歇。”
自古蜀地天府之國,凡是出川者,便是為了實現抱負!張寅挺起了胸膛,手邊撫摩著艦船雕欄上邃密安穩的木工佈局,心中情感莫名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