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 滿載而歸[第1頁/共4頁]
進了銀樓,將兩個赤金一滴油的鐲子交給伴計。伴計拿著秤銀子的小秤秤了,恰好一兩一個。姚惠然拿兩個鐲子便換了十兩銀子,又叫伴計將此中一兩銀子換成銅錢,又拿一個碎花布的承擔與筆墨紙硯一起包了,這纔出了銀樓。
隻是一時半會這些事情都還冇有眉目,那邊食攤少年已經端著一碗渾沌和一個裝著炊餅的淺盤走了過來。
這姐弟三人能喝粥吃餅,可小嬰兒姚世宣隻九個月大,隻能喝點米湯,長此下去營養不良那是必然的,冇見已經從小包子瘦成小餃子了麼。
姚惠然方纔瞧見這南北雜貨店時,便起了這個心機,不曉得這裡有冇有北方的乳成品。這麼大點的孩子,可不就得喝奶麼。
她尋麼一番,瞧見城門樓子底下有個食攤子,一老一少兩人圍著個推車上的爐灶。少年肩頭搭著塊帕子,見著客人起家便去清算碗筷,那老頭兒則一向在爐灶旁手腳利索的包著渾沌。
這古往今來的售貨手腕都是一樣的啊,彆的不說,上來先一頓自誇,姚惠然笑了笑,開口扣問了筆墨紙硯的代價,又問了那些淺顯的呆板冊本的代價。
掌櫃的聽了瞭然點頭,又道這個可巧,“小娘子可知我們登枝閣後街便有一傢俬塾?”他成心頓了頓,見姚惠然一下子瞪了眼,心知這女人說的是實話,臉上笑容便又堆了堆,“那私塾名叫毓秀書院,現在的山長出身江寧喻家,現在內閣的喻閣老乃是他本家堂兄弟。”
掌櫃的一聽,這女人是世事不曉啊。不過瞧在她年事尚小,不曉得也是情有可原,這才又解釋道,“江寧喻家那是詩書耕讀的世家,百年的大師族了,單單是本朝,喻家就出了二十幾個進士,入閣拜相的也有好幾人。我方纔說的這位喻山長乃是延德十二年的探花郎!”
當然,也有能夠是因為此處是在販子當中,大宅門內的女人們能夠也不如何出門。
現在擺在這一家四姐弟麵前最首要的,就是儲存題目。
還是那少年機警,自推車內拿出一個本來裝蝦皮的空瓷罐子,那罐子恰是一個湯盅大小,待用渾沌湯沖刷了一邊,便可盛得一碗渾沌。且那罐子另有提繩,拎著非常便利。
老爺子說著,彆的兩桌門客也笑著擁戴。姚惠然便笑了起來,要了碗渾沌和一個炊餅。等候的工夫,她轉頭看了看。
好睡被吵醒,他半點不惱,倒有幾分買賣人的本質。
便如這掌櫃所言,書院對分歧階層一視同仁。可那農家兒郎便是能通過測驗,這一年二十兩銀子的束脩,又有幾人能托付的起。
這樁事情辦完,這一上午的任務也算是差不離了。
姚惠然心下哂然,但也不會自個兒戳穿自個,隻立在當間笑盈盈的扮著當代小淑女。
這渾沌味道確然不錯,魚肉鮮香滑嫩,清湯裡飄著些蝦皮翠綠,又非常提味。一個炊餅加一碗渾沌,姚惠然方纔好能吃飽,且吃的非常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