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7章 周家事(三)[第3頁/共4頁]
隻是,為著酬謝周老爺堂兄一家子,張氏還是給大兒子定了堂嫂家中侄女。提及那堂嫂,乃是中等人家出身,家中的幾個侄女也都是中人之姿,嫁奩也談不上豐富,若不是為著酬謝堂兄的提攜,張氏那是決計看不上如許的人家。
姚彥周十三歲考中秀才,這在溧水城那但是從未有過的。雖說厥後屢試不第逐步成了笑話,可在當初,這是多少人眼紅戀慕不來的。也是因著姚彥周,溧水城的大戶人家都鼓起了送家中後輩去讀書的民風。
此時晚膳已然用過,炕桌上擺著方纔奉上來的金盞燕窩,張氏卻又那裡顧得上,隻屏著氣兒聽著,待聽到季子遣了小廝去繡房探聽繡娘時,半響才蹙了眉道,“他怎得與繡房裡的繡娘扯上了關聯?”
隻是,大兒子要說親的時候恰逢周老爺過世,家中風雨飄搖孤兒寡母的,也遴選不上好的。幸虧周老爺的堂兄幫襯,又感覺大兒子是個可塑之才,便領著去了都城做買賣,這幾年下來周家不但冇有落敗,反而越加的富強起來。
張氏自炕高低來,踱了兩步,便對石嬤嬤道,“翠嶺鄉那邊今冬的野菌子還充公上來,便讓老二去那邊收一趟吧。恰好,宋大頭這幾日不是磕著腿了麼,讓他在家歇歇吧。”宋大頭恰是周家溧水城裡管著西邊鄉子的管事,前幾日晚間外出喝酒,回家路上磕了一腳,踝骨折了……
石嬤嬤聽得張氏要急,忙應了是,開端重新提及:“老奴聽得這事兒與二少爺有關,便去尋了二少爺院裡的秋晴。太太也曉得,二少爺院裡現在有兩個大丫環,璧月因邊幅出眾更得二少爺的歡樂,秋晴一向被璧月壓了一肩,現在璧月因著家中老子喪事離了院子,秋晴便想著趁此機會出頭。老奴今兒一去秋香院,秋晴便曉得是為了何事,也不等著老奴開口,便將這事兒一五一十的與老奴說了。”
石嬤嬤嘖了聲兒,持續道:“說是在西院那邊碰到了,正趕上讓二少爺攆的滿院子跑,剛出了秋香院,便趕上了三少爺。”
秋香院裡現在除了未留頭的小丫頭,那裡另有完璧的女人。個個進了院子都被二少爺收了房……現在一院子的通房!
她既存了這個心機,便不急著給小兒子尋婚事。小兒子本年十五,剛中了秀才,書院的山長也曾提及,這孩子很有慧根,好好種植兩年,便是下一回春闈不中,再下一會也必得高中。如果能對宦途有所助益,便是晚幾年景親又何妨?擺佈家裡也不指著他開枝散葉!
隻是,讓張氏冇想到的是,兒子那邊確然上了心,可姚琇瑩那邊卻冇了半點動靜。待到這月二十八,她前來辭工了。
隻如果比及十九二十的……
當初得知姚琇瑩要來府裡的繡房上工,張氏還感慨嘖嘖了一番。冇想到現在這女人倒惹出事兒來。隻是聽著石嬤嬤的說法,倒也不是這女人的弊端,自家阿誰庶子老二是個甚麼德行,張氏但是太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