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不簡單的新老闆(下)[第2頁/共3頁]
因為曾偉華是外人,是以李誌高先跟他談了買賣,就遵循他出的代價,不還價,以一百八十六萬美圓的代價把那批藥材賣出去。
不過這些體例來錢速率有點慢,要快點換錢的話,那就直接提純成千足金,弄成千足金的金條,因為國際金價就是遵循千足金的代價來算的,以是最好脫手,在南非,千足金還能夠直接當貨幣用。
李誌高是老闆,也是這批貨的具有者,以是他既然做了決定,兩個徒弟固然感覺把這些古玩黃金融了有些可惜,但還是照做。
而就在李誌高高興的撫摩那些成品千足金條的時候,白景山俄然返來了,他帶來了一個動靜,那就是他找到了一名能夠滿足李誌高需求的軍器估客!
至於那批玉器珠寶,此中的確是以翡翠跟羊脂玉為主,也有一些瑪瑙飾品以及少量的藍寶石飾品,多以項鍊、戒指、吊墜、佛珠等小物件為主。
麵對李誌高的抱怨,戒指並冇有是以給李誌高甚麼新的好處,連點筆墨申明都冇有。不過,李誌高也就是發發牢搔罷了,發完了也就不在乎,開端用電腦玩了起了cs,等他玩了一個半小時,玩的本身都膩歪的時候,歇息室裡的三小我終究結束了估價事情,滿臉讚歎的走了出來。
先是黃金,遵循阿誰貴金屬闡發師出身的周徒弟說,這批黃金中品相好的,比如那些十兩一個的大金條,因為市場存貨少,能夠遵循古玩金條拿去拍賣;至於一兩一個的小黃魚金條,市場存量比較多,能夠直接當老金條走市場賣,光一個香港就能完整消化掉。至於其他碎金塊兒,最好還是重新提純成千足金,然後加工成珠寶金飾,如許一來代價就比純真賣黃金要值錢的多。
起首是黃金玉器珠寶,對這些東西,兩個南星公司的員工給的估價是,那批黃金中多數是老黃金,此中十兩重的大黃魚金條,有2242根,一兩小黃魚最多,有38632根,這二者加起來就有61052兩,剩下的都是碎金塊兒,加起來統共八萬舊製兩。
清朝舊製,一兩是37.8到36克之間,但因為這批貨的重量不如何切確,有一些藐小出入,以是這批黃金實際的總重是3011.685公斤,也就是三噸多!這麼多黃金,固然隻是含金量略低於990的足金,但不算其他,單看黃金代價,起碼也值一億兩千萬美圓以上!
至於珠寶玉器,陳徒弟的說法跟當初金盛典當行的做法如出一轍,那就是挑出初級佳構走拍賣行,中檔低檔直接走市場,以南星公司的名義,能夠很輕易把這批貨出口去香港澳門或者大陸,以那片市場的範圍來看,吃掉這批貨底子連個小水花都翻不起來。如果急著要錢,隻要降落點代價,很快就能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