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世姝 - 167、開張

167、開張[第2頁/共3頁]

這也是餘高封利落承諾的啟事之一。

同是進京趕考的學子,世人都非常重視名聲,毫不會因這幾兩銀子就認賬不還的。

是以一傳聞是書,又是讓黎孟如此心動的書,世人天然也不想錯過,當下家道比較好的餘高封就道:

“若隻是幾兩,我這裡應當有多的。”

故而,這麼一本書賣上十幾兩乃至於更高的代價都不貴。

且因為冊本的貴重,大多都儲存在各大世家或者王謝望族的藏書閣中,除了世家後輩有得天獨厚的讀書前提,其他豪門學子常常想讀書都尋不到來翻閱,更彆說謄抄了。

餘高封三人一怔問道:“買書?買甚麼書?”

但現在且不說這從內容到紙墨、謄寫乃至裝幀都非常精美的書,即便是平常彆的書坊裡幾卷書也得花五百文。

現在並非如後代一樣,學子想讀書進學,有錢甚麼書都能夠買到。時下印刷都還冇有呈現,統統的書都是依托手寫以及傳抄,洛陽紙貴這一故事,就是抄書的寫照。

見此景象,餘高封幾人先是一怔,隨即學中間的墨客,拿起一本翻開翻閱。

“太好了!子貴、少元、叔明三位兄台,請隨某往這邊。”

現在餘高封都有些悔怨承諾乞貸給黎孟了,倒不是他不捨得這幾兩銀子,隻是擔憂萬一等下看上了甚麼好書,卻恰好差這麼幾兩銀子,可怎生是好?

這天早上借宿在長安表叔家的墨客餘高封約了兩個一同趕考的老友,籌算去東市買些好點的筆墨紙硯。

驀地耳聞有人叫本身,黎孟昂首就看到了餘高封三人。與餘高封料想中分歧,隻見黎孟看上去並冇有半點焦炙,反而還帶著憂色。

是以一些豪門學子會挑選為書坊抄書,一來能夠改良寬裕的經濟狀況,二來也能夠在書坊多看些書。

見此黎孟就曉得餘高封三人還不知情,想到方纔看到的景象,按捺不住欣喜,奉告幾人道:“東市新開了一家文昌書坊,裡邊的書不但印得非常好,並且代價也很低!我本日過來原冇想著買太多東西,故身上隻要十幾兩銀子,何如看書坊裡的書,卻有好幾本都想買下,若幾位兄台身上有多的銀錢,小弟能夠當即與三位疇昔一看。”

餘高封就感遭到有些不好:這書有這麼貴?

如果買常日家用之物,十幾兩銀子實在已經很多了,但是肄業用的筆墨紙硯卻都很貴,十幾兩銀子天然不算甚麼。

也不知書坊仆人說了多少錢,但見萬始一下子瞪圓了雙目,甚麼彬彬有禮都忘到了一邊,大聲道:“你說甚麼?!這一冊書多少錢?!”

餘高封想起一事,問道:“聽伯初之言,這文昌書坊裡邊有很多好書,不知這書坊是誰家開的,能拿出這麼多書來謄寫售賣?並且訂價還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