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皇帝的心思[第2頁/共4頁]
楚元山聽出了永樂帝話中端倪,心中暗歎,莫非皇上顧忌這些,早就有封晉王為太子之心?如許一想,又不由得悄悄冒盜汗,幸虧本身的女兒爭氣,一早將傻皇子迷得團團轉,本身的寶也冇有押錯……
永樂帝被楚元山弄得哭笑不得,他將他按回椅子上,當真道:“本日傳召楚卿入宮,的確是為了立太子之事,睿郡王得很多大臣上表保舉,照理說他也的確是太子的最好人選,但是鎮西候柯定亮同其他大臣說的也在理,晉王固然渾厚,但心性不壞,待人謙恭,也不失仁君風采,這倒讓朕有些難堪了……”
楚元山不再造作,想了想,儘量說的逢迎永樂帝,又不讓他生疑:“太子是國之儲君,是大周立國之本,事關嚴峻,更牽涉到大周萬世基業,老臣隻是皇上的主子,這關乎江山社稷的事,老臣本不該插嘴妄言,不過,大周江山安定,萬事昌隆首要過統統,既然皇上金口扣問老臣定見,老臣就大膽一說,不敢擺佈皇上之意,權當是老臣本身的觀點,請皇上恕罪。”
楊子良已經確實的證據送到了他的禦案之上,那還是太子活著的時候之事,可見睿郡王的心機不正,窺覬皇位已久,不過,他子嗣希少,將此事壓下,封了知戀人之口,不想將本身的皇兒推到風口浪尖之上去罷了。
永樂帝見他深思不語,含笑望著他,一臉期盼。
“楚卿,看了鎮西候的摺子,可有觀點?”
想到這些,楚元山也不再顧忌那麼多,但他老謀深算,細心衡量一番,才蜻蜓點水般引出晉王爺能夠當太子的阿誰意義。
永樂帝伸手拉他起家,點頭道:“枉朕這麼多年同皇後普通,當你是兄長,你卻同朕這般陌生,楚卿啊,朕可要罰你了。”
“如果單說心智晉王眼下的確比不得睿郡王,如若位登大統,一人之力隻怕難以把握。但君子管理天下,聖明之君天然是錦上添花,馬到功成。不過晉王固然心智有些渾厚,但並非昏聵之輩,古言有雲,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為君者,得民氣,有良臣虎將互助,把握天下,遠比自命狷介,不成一世者更加水到渠成,畢竟君王冇了股肱重臣,冇了民氣所向,一樣不能明治天下。隻要晉王心胸寬廣,重用賢臣,還是能昌我大周萬世基業!”
永樂帝藏在袖口下的手緊握成拳,關於睿郡王私造兵器,公開裡招兵買馬的事並非空穴來風。
“老臣不敢,隻是就事論事罷了,這些年常安郡的確辦理的不錯,天災天災睿郡王都措置恰當,但是,有一事皇上應當也有所聞,老臣也曾向皇上提及過,不知皇上可否還記得?”
楚元山悄悄合上摺子,眉心高隆,凝眉思考,鎮西候手握幾十萬雄師,昔日裡同本身隻是麵上友情,幾近冇有私交可言,如果讓他掌控這個傻子,對楚家,對本身是一個不小的威脅,不可,毫不能讓他獲得晉王的信賴,同本身搶晉王這顆棋子,奇貨可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