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誘夫第三十六計[第3頁/共4頁]
51、官渡之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與北方的袁紹產生了牴觸,公元200年,袁紹派軍10萬進軍,先是大將顏良、文醜被暫降曹操的關羽所殺,構成了官渡對峙。袁紹謀士許攸(you)獻計不被采取,且家人被逮捕,棄袁投曹,並向曹操獻計火燒袁紹糧營烏巢,一戰將袁紹擊敗,兩年後袁紹憂憤而亡。官渡之戰是汗青上聞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而後曹操各個毀滅袁紹殘存,同一了北方。
52、華佗:漢末說明醫學家,外科技術尤其高深,初次將滿身麻醉(酒服麻沸散)利用於外科手術。並仿照“虎、鹿、熊、猿、鳥”5種禽獸創編了“五禽戲”。
57、公元220年,一月政治家、軍事家、墨客曹操在洛陽病逝,十月,曹丕稱帝,建魏,東漢滅亡。
46、黃巾軍叛逆:東漢晚期,官宦和外戚兩大個人瓜代專政,社會動亂不安,公眾流浪失所。冀(ji)州钜鹿人張角提出“彼蒼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標語,停止了大範圍的農夫叛逆,規定義兵以黃巾纏頭,故稱“黃巾叛逆”,後被官軍彈壓,餘部反叛了20餘年,使得東漢王朝奄奄一息。
62、公元249年,司馬懿策動“高平陵事件”,殺曹爽、何晏(yan)等,司馬氏至此擅權魏國。
50、挾天子以令諸侯:王允定計誅董卓,執掌朝政,董卓部將郭汜(si)帥雄師攻陷長安,呂布出逃,王允被殺,郭汜當政,國舅董承及部將楊奉護漢獻帝出逃,被曹操接至許昌為都,曹操自封大將軍,開端了“挾天子以令諸侯”。
74、玄武門之變:唐高祖李淵有四子:三子玄霸早亡,宗子太子建成、次子秦王世民、四子齊王元吉。宗子建成、四子元吉因驚駭李世民的權勢,多次設戰略殺李世民,公元626年,李世民伏兵玄武門,殺太子建成、齊王元吉,高祖立李世民為太子,八月李世民即位,是為“唐太宗”,年號,“貞觀”。
75、房謀杜斷:指唐太宗的兩個得力的宰相,房玄齡、杜如晦,房玄齡長於策畫,杜如晦能斷大事,二人默契共同共同幫手唐太宗,唐太宗視為本身的手臂
45、黨錮(gu)事件:指東漢漢桓帝期間,以李膺(ying)、陳蕃為首的官僚個人與以郭泰為首的太門生結成朋黨,抨擊寺人的暗中統治。官宦依托皇權,兩次向黨人策動毒害,史稱:“黨錮之禍”,光陰荏(ren)苒(ran),黨人“殺身以成仁”的時令為曆代文人所推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