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章 徐折並稱[第5頁/共6頁]
契丹人和奚人是遼國的兩大族,根基上耶律姓的契丹人作天子,蕭姓的奚人就要作皇後。
記得當年張通 合作為金使出使大宋時,傲慢無禮,宣稱“ 大國之卿當小國之君”回絕向宋帝行膜拜禮。現在,連姓完顏的女真宗室也規端方矩地跪在地上,真應了那句,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趙謹畢竟年青,有些玩性,用心不說破,問道:“怎地?折彥質在貴國也是好大威名?”“回陛下,徐折二帥,皆是威名暴於南北,在金境,向來是徐折並稱的。”蕭裕答道。
趙謹環顧上麵一眼,醞釀了一下情感,方纔朗聲道:“現在南北締結和約,休兵罷戰,非但是兩朝之幸,也是兩國百姓之福。朕特設此宴,一則為金使送行,二則,也示宋金敦睦之意。既為兄弟之邦,就應當像家人宴飲一團和藹。
朱倬跟著徐良同業,二人都沉默不語。這和談,原非徐良本意,隻是局勢所迫,不得不權宜行事。
此人倒確切是讀書的,他說的仁宗舊事,就是當年宋仁宗和遼道宗在位時,宋遼兩國保持了四十多年的戰役。乃至於宋仁宗駕崩,凶信傳到遼國時,遼道宗耶律洪基拉著報喪的宋使哭道:“四十二年不識兵革矣。”
那蕭裕特彆活潑,儘撿好聽的說。席間,世人談到宋金交兵二十來年,天然就不成製止地提及宋金的將帥們。女真戰將給宋人留下赫赫威名的太多了,戰役初期,幾近是一邊倒,女真將士們摧枯拉朽普通掃蕩著兩河。
那員外郎問道。這也怪不得他不曉得,徐衛在紫金山浮橋一戰成名,當時而言,確切是名震天下,隻不過一來時候長遠了,二來他背麵所立軍功遠遠超越疇前,天下便傳播著他邇來的傳說,倒把這成名仗給淡忘了。
但是,作為盟國,雙方麵與女真人和談這已經是不隧道,更將摒棄宋遼聯盟列入和談,朝廷莫非冇有想過如許作的結果麼?這幾年,宋軍連戰連捷,一方麵當然是因為兵力強大而至,但與契丹人締盟也是首要啟事之一。
蕭裕遂大略地報告了當年的紫金山一戰,道:“此戰以後,我軍中當時有一墨客輩,作詞以記之,中有一句“橋浮流湍,虎攔紫金”傳開以後,便稱徐郡王為紫金之虎。”
見他對麟王推許備至,一眾宋臣也感受麵上有光,好似當年金使見太上皇不肯跪,種師道一到,金使就不敢冒昧一樣。
攻滅西夏一戰,人家遼軍打的是主攻,戰力不成藐視。西夏一垮台,女真人也冇脾氣了。莫非這些朝廷不曉得麼?你這邊倒是跟女真人和談了,可另一頭卻獲咎了契丹人!女真人是甚麼玩意旁人不清楚,我姓徐的最稀有,轉麵無恩,全冇信義,明天媾和,來歲就翻臉。到時候,南朝就是裡外不是人!這喝采了傷疤忘了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