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宋閥 - 第二百零八章 威震河東

第二百零八章 威震河東[第2頁/共8頁]

像如許的乾將竟然不經抵當就開城投降,讓人匪夷所思。李綱流露了此中隱情,範訥宣撫河東時,強令折可求出戰乃至大敗。李植激於義憤,劈麵頂撞了他。範訥挾恨在心,數度在同僚麵前欺侮,李植一怒之下,乾脆叛國投降。

河北義兵一來被高軍逼得無處容身,二來看到河東義弟兄們搞得風生水起,紛繁西進。成果這麼一來,河北南部的平陽、昭德、河中三府,絳、解、澤三州不大的地區裡,竟雲集義兵二十幾萬,一時構成反攻李逆之勢。

不過義兵的環境也很困難,一無糧餉,二無武備,乃至連個名分也冇有。徐衛諒解河東義兵難處,先是向李綱上報,後經李綱報到東京,建議對河東各路義兵首級授予官階,以表揚其護土救民之功。

是以,北宋的將門大多是“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一家長幼都在同地為官。朝廷也不怕他們坐大而起異心,因為有“更戍法”在,一地的禁軍在衛戍一段期間後,便要調往他處,這便是馳名的“將不知兵,兵不識將”。

李綱與徐衛的此次說話,看來是擦亮了他因一時氣憤而矇蔽的眼睛。兩天以後,在陝東軍政長官麵前,他慷慨陳詞,果斷地表示,將與陝西文武官員一道,誓守此地,使金人不敢覬覦八百裡秦川,天府之國。

那位與折彥質同榜進士的張浚捧著奏本行色倉促,拐彎的處所乃至與同僚撞了個滿懷,惹得對方驚奇道:“德遠,何事喜成這般模樣?”

李綱聞言以後,未置可否,見徐衛沉吟不語,遂又問道:“子昂覺得如何?”

可東京那些人,還在為此次擊退勁敵而沾沾自喜,乃至看不到麵前的隱患,整天辯論不休。可愛本身被迫分開中樞,冇法參與朝政,縱使故意,卻苦於使不上力。讓李綱宣撫陝西,雖出自耿南仲之手,但泉源卻在趙桓身上。

“應當不會。”徐勝沉聲道。“李逆以威勝數千兵投降,現在不過是招降納叛,趁朝廷有力掌控兩河之際,糾集多量烏合之眾侵犯地盤。陝西五路皆有強兵駐防,卑職猜想,他不會來硬碰。”

徐衛伸手想去端茶杯喝一口。想起那苦澀的味道,又縮了歸去。答覆道:“兩河淪亡已成定局,今後金軍進兵方向,便以陝西為主。”

並且,本身剛纔固然勸李綱說,會有人奏請天子退居關中。但能不能成行,還是未知之數。趙桓本身能夠會偏向於分開東京,但朝廷裡那班大臣一定同意,以天子向來的行事風格,一旦反對的聲浪太高,他就極有能夠竄改初誌。如果如許,害的隻能是他本身,歸正,哥已不在東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