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威震河東[第5頁/共8頁]
李綱初聽這話時,還冇甚反應。但細細一想,卻發明徐九這句話實是在理。兩河淪亡,中原亦危,陝西就是擋在女真麵前的一堵銅牆鐵壁,所謂豪傑用武之地是也。我若在此處善加運營,北可拒黨項,東可抗女真!再則,若官家真的退守關中,京兆當然是“行在”的不二挑選。到時候,本身不又回到中樞了麼?
徐衛看著豪氣乾雲的頂頭下屬,含笑不語。趙桓讓李綱宣撫陝西,實在是一個賢明非常的決定,不管是對他,還是對本身。李相不但是主戰派,還是倔強主戰派,他對女真人隻一字,戰!死戰!死戰到底!有了這個思惟,他就不會拿文臣慣有的態度來對待武臣,陝西的將領們此後不再是木偶普通,被人牽著線動。
而大宋曆代統治者從穩定軍隊和兵源的目標解纜,也成心培養甲士後輩放心虎帳。如宋真宗就曾表態:“朕念取農夫以實軍伍,蓋非良策。惟軍伍之家悉有後輩,多願繼世參軍,但慮父兄各隸一軍,則須彆離,以此不敢應募,今可曉諭許隸本軍。”
可東京那些人,還在為此次擊退勁敵而沾沾自喜,乃至看不到麵前的隱患,整天辯論不休。可愛本身被迫分開中樞,冇法參與朝政,縱使故意,卻苦於使不上力。讓李綱宣撫陝西,雖出自耿南仲之手,但泉源卻在趙桓身上。
那位與折彥質同榜進士的張浚捧著奏本行色倉促,拐彎的處所乃至與同僚撞了個滿懷,惹得對方驚奇道:“德遠,何事喜成這般模樣?”
“宣撫相公且寬解,朝中也不乏有識之士,會奏請天子退居關中的。並且,卑職以為,相公在陝西,比在東京更好。”徐衛勸道。
等看完李綱的奏報以後,徐紹大喜!好小子,給你加個“河東義兵總管”,本來是官家因你資格太淺,官階也不高,怕人小覷你,用心拿個不太正式的職務舉高你的身價。冇想到,你小子竟給鼓搗出二十幾萬人馬!
東京,樞府。
現在,汗青固然竄改了原有軌跡。但信賴女真人這類“以南製南”的戰略不會竄改。試想,汗青上金軍兩次南侵,本身都冇有多大的喪失。但現在分歧,第二次南侵,粘罕的西路軍喪失頗大,而斡離不的東路軍幾近是全軍淹冇。這對戶口本就未幾的金國而言,無疑是一個打擊。短期以內,對方有力再集結重兵來犯,但大宋兩河的防務已經被他們完整摧毀,冇來由到嘴的肥肉不吃。
“種師道歸天前,曾建議官家退守關中,現在看來,公然是有先見之明。然官家置之不睬,當時我也以為此舉斷不成行,畢竟東京為天子之都,不成輕棄。但以目前局勢看來,倒是不成不可。”李綱麵有憂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