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招討副使[第2頁/共6頁]
徐紹正暗自鄙夷時,不料耿南仲還冇完,持續說道:“官家,兵能夠出,但必須節製範圍。兩河禁軍幾近喪失殆儘,陛下此後可酒保,唯西軍罷了,千萬不成胡亂利用啊。臣之見,徐衛為河東義兵總管,定戎又比來河東,莫如讓他率虎捷鄉軍前去,最是得當。”
可剛走出冇多遠,畢竟還是放心不小,疆場上刀槍無眼,丈夫又素以英勇而著稱,與金人戰,身被十數創而不退,新婚之夜,本身親眼看到丈夫軀乾上那觸目驚心的傷痕。一念至此,停下腳步,回過甚來,臉上到底還是有幾分憂色,柔聲道:“把穩些。”深深看了一眼,這才頭也不回地分開了虎帳,隻留給徐衛一個固執的背影……
鎮中百姓一大早就跑到虎帳來探聽官軍何時解纜,好歸去籌辦些乾果臘肉等物犒軍。自打京兆方麵傳下朝廷明令,以定戎知軍徐衛為“河東招討副使兼都統製”,率部出潼關,懲戒李植後。定戎軍民是鼓掌稱快,要曉得,現現在定戎治下河東之民不在少數,現在徐知軍要去河東痛揍李植和金狗,真是大快民氣!
趙桓披著錦被,正靠著床頭半起,臉上冇甚麼赤色,有力地抬起手來揮了揮,嘶聲道:“徐卿不必多禮,平身賜座。”
“九哥!看看,這威風!”一身戎裝的楊彥扛著杆極新的大旗,左書“奉詔剿賊”,右書“河東招討”,中書“忠勇徐衛”,端得是威風八麵!
可聽到徐紹耳卻完整不是那麼回事,乃至有些隱憂。為何?官家這話的言下之意,便是在說,姚平仲不如徐衛會做人,看看,朝中大臣都討厭他,如何不見彈劾徐衛的呢?這可不是甚麼好兆頭,臣子有弊端,天子才喜好。因為他曉得你的缺點是甚麼。老九為人太謹慎,不該說的話不說,不該做的事不做,年紀輕但城府深,官家明天固然隻是打趣一句,但不得不引發正視啊。
內侍搬來座椅,徐紹謝過以後落座下去,趙桓知樞密使掌天下軍務,無事不會等閒入宮,遂問道:“徐卿入禁中所為何事?”
本日“詳議司”未開。有司官員各在衙代理事。官家比來為諸多政策推行不動而憂愁,乃至飲食不暢,臥病在床。徐紹入宮以後,問明官家在廣極殿安養,遂徑直而往。至殿外,遣內侍通稟以後,未幾時傳出官家口詔,命樞密使入見便是。
能夠看出,這個招討使是有相稱權限的,乃至能夠臨機專斷,不消凡事稟報朝廷。李植叛國,在南朝看來,天然是“賊”,以是設招討使以正名聲。對於河東招討使的人選,理所當然由李綱兼任,或者說掛名,招討副使兼都統製,天然就落在徐衛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