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沙場老將[第3頁/共6頁]
實在,李綱內心多少能猜到一些。當初青澗種家將,麟州楊家將,府州折家軍,熙河姚家軍,號稱四大將門,種家一向是排第一。現在種師中是種家將裡碩果僅存的一名,他聲望既高,資格也老,如果用他掌六路兵權,朝廷恐怕不會放心。是以,官家派來了親信武臣,何少保。
劉光世承諾下來,正佈陣形時,耶律馬五遣馬軍來襲,劉軍一時慌亂。王德率所部搏命反擊,這纔打退敵騎。時暴風高文,吹折軍旗,劉光世以為這是不祥之兆,恐於軍倒黴,憂心忡忡。可這一戰,憑著王德等將的奮力,竟然打退了金軍。張深率主力趕到,實在嘉獎了他一番。
種師中固然也是西軍一員,但其兄種師道當初勤王時,與李綱有些友情。他本身自太原入陝後,也確切遭到了李綱的幫忙,是以並不像其他西軍將領普通鄙視這位東京派員。再則,國難當頭,這些派係之爭,該放則放,大局畢竟為重。
出征誓師的時候,劉光世慷慨激昂地表示,如能破敵,他願為前鋒。張深公然派他為前鋒,劉光世領著前軍行進不到三十裡,就趕上耶律馬五的前軍。見金軍剽悍,又有引退之意,其部下有一悍將,名喚王德,外號“王夜叉”勸諫說,鄜已失,延安必保,金軍固然勢大。但其遠來,又在平陽受阻,其鋒芒已不複銳,能夠一戰。
度過黃河後,婁宿與眾將商討,四太子的東路軍已經兵臨東都城下,我西路軍必須儘快謀取陝西。因而決定兵分兩路。一起由耶律馬五帶領往北,取丹州,攻延安。另一起則由婁宿親率,攻同州,下河中定戎,掌控浮橋,包管陝西河東門路的通暢,再進一步圖謀長安。
臘月初三,一契丹勇將引馬軍數百,趁宋軍安營紮寨時,攻擊了鑒戒軍隊。斬殺數十人。徐原聞訊大怒,派一小將,姓楊名榮,年方十七歲,乃麟州楊家先人,引馬軍去追。一向追到金軍大營,不見敵將,遂挑拒馬七座以請願。完顏活女在望樓上瞥見,急遣部下複追,楊榮親身殿後,張鐵弓發兩箭,此中一箭射透敵騎,箭頭從後背貫穿。金軍驚駭,不敢尾隨。
回到案牘後,寫完了那道奏章,又照抄一份封好。放筆之時,種師中的聲音正幸虧外頭響起:“卑職種師中,受命前來。”
入內落座,因局勢告急,李綱連茶也冇叫來一杯,就開門見山地將兩線戰況向種師中簡樸說瞭然一番。當聽到劉光世一仗不打,直接放棄鄜州轉進延安的動靜時,這位老將拍案而起,痛斥道:“國度養兵千日,不過用在此一時。劉光世也是將門之子,當初童貫征遼,數他父子二人跳得最歡。好似這陝西諸路裡,就他劉家精忠愛國普通。成果,征遼之役一敗……罷罷罷,這些陳年舊事不提也罷!宣相,有何叮嚀,直管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