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宋閥 - 第七百八十九章 風雲再起

第七百八十九章 風雲再起[第3頁/共6頁]

偷偷派家仆回杭州,將此事起首陳述給劉皇後。

都說女兒是父母的知心小棉被(棉襖?),哪怕這個女兒作了母範天下的皇後,作了國母,可父母在她心目中,還是父母。收到父親的動靜以後,劉皇後就鼓搗起來。

誠懇說,徐六這個計劃已經是考慮到劉光國“國丈”的特彆身份了。如若換了旁人,敗北以後,喪失兵權的也不在少數。天子此次冇體例,想庇護也冇門,劉皇後自知非如此,不敷以停歇群情,也不好再說甚麼,隻是對徐六非常不滿。感受這位平章軍事重事,成心在和劉家作對。劉產業初算是西軍中一大將門,這西軍將門之間,相互攀比合作是常有的事,劉皇後就以為,徐良和劉家作對,就是仗著徐家現在是第一大將門,在打壓劉家。女人家,頭髮長,見地短,原不敷為奇,可這個女人如果皇後,那就不一樣了。

此前的殺俘屠城,又殛斃良民冒充人頭,惹得台諫的官員們彈劾個不休,若他克服,光複山東全境這事也就不提了。但現在敗北,新賬舊賬可得一起算。徐良也是這個意義,擬出一個計劃上報天子。

“傳聞,彷彿是北方意欲與我朝媾和?”劉皇後道。

可其彆人卻分歧意,若純真隻是敗北,降一級委偏言得疇昔。可劉光國犯的事就此一件麼?

劉光國得知此訊後是大喜過望!為甚麼?隻因馬五給他傳來的動靜是,宋金兩國鼻年交兵,乃至赤地千裡,餓殍漫野,放眼望去,江山破裂,滿目瘡痍,苦的畢竟是百姓。兩軍打了二十來年,都是人困馬乏,力不從心,不若化兵戈為財寶,捨棄新仇宿恨,坐下來心平氣和地談一談,媾和了罷。

可劉光國封王心切,貪功冒進,馬五親身領軍,與企圖直撲濟南的劉家兄弟硬碰硬地打了一仗,神武左軍受挫,並且捱得不輕。按說這不是小事,理應向朝廷上報,你不能說我冇有全軍淹冇,隻是敗了一陣,就當冇事。但劉光國並冇有上達天聽,而是坦白了敗北的軍情,偷摸地調李顯忠聲援。

劉皇後鼓動道:“那是北伐中原,勝負未知。現在女真人主動乞降,這難道十拿十穩?臣妾是想,既然北夷乞降,總得有些讓步纔是。

徐六等宰執大臣商討,神武左軍本來是從中原疆場高低來,又馬上投入山東疆場的,既然此次敗返來,山東就臨時放著,安定既得是要緊。這仗既不打了,總得將功罰過,首當其衝的就是淮南宣撫使劉光國。

作莫非:“繞開朝廷,獨行其事,這恐怕不當。”

“父親是武臣,不該群情朝政。不過,也是在此處,並無旁人,臣妾大膽說一句,王師已複中原,奪回東京,這些年不知耗了多少賦稅,折了多少人馬。現在女真人既主動乞降,怎不允了他?免得戰端複興,生靈塗炭,也免得那些大臣們再逼聖上禦駕親征,讓臣妾在這宮中擔驚受怕,整日惶惑。”劉皇後說的這意義,怕就是劉光國的意義,所謂“武臣不該群情朝政”如此,不過自欺欺人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