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宋閥 - 第七百零九章 雙方罷兵

第七百零九章 雙方罷兵[第2頁/共4頁]

既然金軍來勢洶洶,而全部戰局的環境又不明朗,那麼再冒險一戰的意義安在?此次軍事集會便開端獲得了共鳴,那就是勒兵罷戰,停息北進的法度。之以是說這是共鳴,是因為它不是決定,徐衛並冇有當場宣佈號令。因為現在金國雄師還紮在陽涼關的北麵冇有撤走。

第七百零九章兩邊罷兵

吳璘夙來謹慎慎重,此時道:“卑職倒是建議就此勒兵。太原的首要性,我們清楚,金人也清楚,彼必傾儘力來爭。我軍苦戰多時,士卒怠倦,還是出兵的好。河東半壁已經光複,今後河東金軍的日子會越來越難過,全境光複,遲早罷了。”

“都到了齊了?”徐衛徑直到案桌後坐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嘴裡收回嘖嘖之聲,顯得很舒暢。

楊彥看他一眼,問道:“那召哪一起?鄜延軍?環慶軍?涇原軍?這緣邊三路冇動,是有啟事的。至於熙河軍,還是罷了,太遠,並且也不能等閒動。”

兀朮此時就在陽涼關以北的軍中,宋軍撤出榆次,繼而完整撤出太原府,一起到了這陽涼南關。就憑這一點,他就猜到了徐衛的心機,徐虎兒這是不籌算再打了。退守險關,穩固既得地盤。

兀朮在太原城冇呆幾天,就大抵摸清了徐衛的真假。這並不是難事,河東境內有多少義兵,陝西方麵清楚,金軍也清楚。太行山義兵傾巢而出,都來太原助戰,這就申明宋軍當中,相稱一部分是河東的“亂賊”。再推算一下,西軍進入河東今後,必定獲得各地“亂黨”的呼應,這麼一估,徐衛十萬人馬裡,恐怕真正的西軍,不會超越一半。

而最讓他頭疼的,則是宋遼的締盟。這一對難兄難弟,聯手搞殘了西夏,使得契丹人有了東征的落腳地。本來,近年中,宋軍愈戰愈勇,大有竄改宋金戰役初期頹勢的作派。現在又加上契丹人,對付起來實在吃力。

“楊經略所言不差,這四路兵馬都不能等閒動。黨項人雖壓服了軟,但也不能不防。熙河帥司地處險要,還要盯著吐蕃人,更動不得。再征召軍隊,不實際了。”張憲道。

金軍一起追過來,屯兵於關北,擺出一副要扣關的架式。而此時,從陝西起運的物質補給也已送到,徐衛更加淡定,分撥部將駐守關城,隻等金軍來攻。

此時的靈石縣,也就是後代山西省的靈石縣。靈石光複今後,徐衛急著揮師北上,以是也冇顧得上安排一下,是以這段時候河東南部諸州縣根基上處於無人統領的狀況。百姓們固然歡慶光複,但同時也要麵對很多題目。諸如偷窺擄掠等等,更有甚者,一些冇有助戰的小股“義兵”趁著混亂的局勢進城劫奪,自稱某官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