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想後路[第1頁/共3頁]
李綱寂然地坐在公案後,麵前攤著徐原的戰報。延安淪陷,且傳言鄜延經略安撫使張深投敵。李伯紀固然不懂軍事,但他也曉得鄜延一起對於陝西意味著甚麼,延安向來是陝西軍事重鎮,鄜延軍一向以來也是西軍的代表。可現在,鄜延丟了,陝西流派大開……
大帳上,隻剩下徐家三兄弟,也不消再避諱甚麼,徐原待將佐們一走,便脫口問道:“四弟,九弟,依你們看,這事是真是假。”
起首就是金軍設於鄜州城池以外的兩個大營俄然撤兵,然後第二天一早,金軍又捲土重來,這一天早晨到底產生了甚麼事情值得究查。最怪的,莫過於仗剛打了個開首,金軍又撤了!或許大帥的說法有些事理,那就是女真人不在乎。他們既不在乎敗了宋軍就能長驅直入到延安城下,也不在乎勝了能如何樣。能讓積年來氣勢洶洶的女真人俄然這麼悠然得意,那必定是吃了一塊大肥肉,正打嗝呢。照這麼看來,這金軍使者的話倒不必然是大言欺世。
將領們仍舊仇恨難消,徐原還是保持著端坐的姿式,徐勝望向弟弟,徐九如有所思。
陝西宣撫司
“你等且退下,此事容本帥考慮全麵再作計算。”徐原揮手道。眾將起家施禮離帳,吳玠走時朝徐衛望去,後者微微點頭,表示內心稀有。
隨後兩日,三徐和曲端都按兵不動,遣人四周刺探動靜。獲得的成果令人震驚,有人延安周邊逃過來的百姓的義兵,眾口一詞,都說金軍已經節製了延安東西兩城,至於張大帥是否投敵叛變,倒是冇個準話。
延安一線,是陝西東北部的樊籬,向來都是對夏作戰的一個有力支撐點。金軍想取陝西,隻要延安在,他就不能向西推動,也不能罷休去打關中。如果延安丟了,關中平原就完整暴露在金軍鐵蹄之下。定戎雖處渭水以南的狹小地帶,戍守綽綽不足,但要禁止金軍取關中,明顯是力不從心的。
正入迷時,忽聽上首徐原道:“本欲殺你祭旗,但兩軍交兵不斬來使,我且放你歸去。記得轉告粘罕,早早休兵。”這話已經不如先前有殺傷力,看得出來,徐義德內心恐怕也有了顧忌。
說得嚴峻點,鄜延一丟,即是宣佈關中已經淪亡大半。當然,如果把駐守關中平原地區的徐家軍和種家軍全數拉去跟金軍拚,拚到精光為止,說不定也有能夠保住。
帳中一時沉默,兄弟三民氣裡都明白,如果延安淪亡,除了退兵他們冇有第二條路可走。退兵是小事,嚴峻的是因鄜延一起淪亡而激發的後續。
要弄懂你的敵手想乾甚麼,起首要明白你本身想乾甚麼。比如,如果這個動靜確切,那我軍會如何辦?毫無疑問,此次出征為的是救濟延安,如果延安府已經淪亡了,那也就冇有需求再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