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宋閥 - 第三百四十八章 眾望所歸

第三百四十八章 眾望所歸[第1頁/共4頁]

綜上所述,徐衛二十多歲,就已經到這個職位了,除了趙家宗室以外,天下也冇幾個。

至李綱麵前,兩人對視,李宣撫麵露欣喜之色,沉聲道:“子昂終不負我。”

永興軍路,始置於熙寧五年,幾近占有陝西半境,因當時的京兆府叫“永興軍”而得名。最盛時,轄區包含四個府,十五個州,九十個縣。跟著朝廷政策的點竄,以及戰局的竄改,永興軍路中,連續分出去鄜延路,環慶路,但仍然為陝西第一通衢。

“諸軍,並聽節製!共抗金賊,守土衛民!徐衛,登壇受印!”

而在宋朝,一個武臣升到了三品今後,就到了一個首要的關卡。因為要再往上,就是被視為武臣最高光榮的“節度使”,能“建節”成為節度使,是一個武臣升遷的極限。因為宋朝“崇文抑武”,文臣最高能夠作到一品,而武臣普通來講,隻能升到“太尉”,正二品。當然不解除一些實在功績太大,或者是極受天子寵任的武臣,能夠獲得加官,比如少保之類,晉升一品大員。但那畢竟是少數,以是,武臣們把“建節”當作是極麵子,極風景的事情。

“卑職當儘儘力。”徐衛說罷,垂下頭去,平伸出雙手。當感受手上沉甸甸時,他曉得,這方代表著陝西轄區最大,人丁最多的帥司大印,已經到了他手裡。

宣撫判官王庶,將三柱暗香撲滅,交到李綱手上,後者舉香頭額,連續三拜,行動一絲不苟,既虔誠又嚴厲。待暗香入爐,又以水酒灑落高台。諸般典禮結束,王庶奉上一張錦帛,李綱雙手接過,問天一拜,而後展開,聲傳四方。

無數道目光射向那座三丈高台,這個時候,拜將台已經超出它本身的意義,成為長安軍民的但願地點。不管男、女、老、幼,都等候著,固然我們或許不能幫他甚麼,但起碼能夠給他一聲喝彩。

這也是有啟事的,如果一個路的帥守出缺,又因戰事告急,必必要有人主持本路軍事,行大帥權柄,如何辦?本路的宣撫使就用“便宜行事”的特權把他臨時任命為“權某路經略安撫司公事”,暫掌帥印,比及朝廷正式任命下來,再稱“經略安撫使”。

當然,也不乏“復甦”者。李宣撫一通慷慨激昂的陳詞,略微有點血性的,都會被他煽動起來。可題目是,兵戈光憑熱血它也不可啊。金軍打下鄜延,其兵威如日中天,紫金虎能不能扛住,還是個未知之數。這凡事,希冀過火,最後總不免絕望。我們還是謹慎悲觀吧,接下來,就是跟李宣撫談談,讓徐衛守在長安城就行了,歸正他是京兆知府,嘿嘿,二十幾歲的京兆知府,邪了。紫金虎守長安,我們宣撫司、製置司、提刑司、轉運司還是撤往秦州為妥,萬一徐九敗北,陝西的行政軍事機構也不至於癱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