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鐵管火器[第2頁/共3頁]
聽得這一句,拉風箱的更加賣力,其他本來在旁圍觀的匠人也從速找點活在手裡乾。他們疇前在其他各府各州作院裡,一兩月可貴見到主將一次,可自打跟隨徐衛以來,如果有幾天看不到,那纔是咄咄怪事。
徐衛穿戴一領青羅袍,頭上戴著折上巾,要不是腰裡那根刺眼的禦仙花帶,誰能信賴這是陝華經略安撫使?手裡提根馬鞭,身後跟著杜飛虎並幾名衛士,他大步踏入坊中。一名監工的都事倉猝迎上前去,抱個拳道:“大帥。”
徐衛起家歎了口氣,拍掉手上的細砂,又指著彆的兩個模具道:“都翻開。”
“大帥來了。”鍛造房裡,有工匠低叫了一聲。這處作坊房舍極高,且空曠,幾名工匠正圍著一尊冶煉台,熊熊爐火照亮了一張張烏黑的臉龐。兩人打著赤膊,暴露一身精乾的肌肉,正奮力拉動著風箱,以助爐中石炭燃燒。
都事暗吞了唾沫,此前大帥再三交代,此事相稱首要,務必上心。本身倒是不敢掉以輕心,可題目是,疇前誰也冇有鑄過這東西,也不曉得合分歧大帥情意?硬著頭皮,喚來工匠脫模去砂。跟著模具的翻開,細砂逐步被刨走,一件玄色的器物暴露本相來。長約有兩尺,粗如杯口,彷彿是用鐵鍛造而成。當兩名工匠將這東西從模具中取出來後,徐衛愣冇從它身上瞧出槍炮的影子。
徐衛暗自思考,普通在野戰中,敵騎衝到三十步間隔時,步兵和弓手都要籌辦近身鬥爭了。如果達不到三十步間隔,那這火器就冇有存在的意義。遂道:“正火線,三十步。”
徐衛舉起手製止了都事,因為他俄然想到小時候用牙膏皮碾平裹成管狀,在內裡放入洋火藥,然後拿紙塞住炮口,再用火鄙人麵烘烤。發射時,因為冇有牢固,那牙膏皮大炮常常亂竄。想到這裡,揮手道:“都到背麵去!”
固然突火槍的發明標記取第一種管狀火器的出世,但它的意味意義弘遠於實際。起首,因為火藥的配比題目,使得它的能力相稱有限,僅能用於燃燒仇敵器具糧草。其次,槍管是用竹子做的,非常脆弱,特彆是在火藥灼燒以後,摔在地上都能折斷,至於炸膛那就是家常便飯了。最後,此時宋軍中的突火槍,還冇有發射彈丸的先例。同後代的管狀火器比擬,它隻能是一個觀點產品。是以,徐衛要研製管狀火器,第一步,就是把竹製的管換作金屬。
他在那兒查抄著,杜飛虎及一班衛士就圍著看,冇人熟諳這是個啥。新式鈍器?那這未免也太重了吧?看模樣,少說得有五六十斤!並且就兩尺來長,拿在手裡如何使?
兵士們麵麵相覷,大帥要何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