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複出?[第1頁/共6頁]
韓昉在分開福州之前,提出一件事情。遵循交際禮節,他和邢具瞻作為大金國的使臣,代表的是大金天子,他們一到福州,少帝就應當親身訪問,以示尊敬。我們來的時候,少帝連個麵都不露,這就不說了。現在我們要走了,如何著,你也該出來送送客人吧?
不求陝西全境,但陝西以內,金軍所占據之地區必須割讓。除此以外,既然兩國媾和,為表大宋之誠意,針對重兵集結的陝西,起首,唆使如徐衛等西軍大將主動打擊的陝西最高軍政長官要出來負總責,他必須下台。其次,既然大宋承認了高世由,那麼陝西那三個帶有“欺侮性子”的招討司也必須撤消。
耿南仲是趙桓死黨親信,他毫不答應任何倒黴於天子的事情呈現,是以當即反對道:“此事千萬不成哪有這類事理?太上皇豈能輕動?不可不可千萬不可”
秦檜聞言歎了一聲,點頭道:“我也正為此事焦急,官家病情幾次,鐵定冇法訪問金使。太子尚且年幼,亦難當此責,難,難,難。”
這一下可急壞了耿南仲等重臣。眼下已是三月,這南邊的氣候急劇回暖,悶熱潮濕,官家的風疾病情呈現幾次,又躺回塌上去了。我們總不能讓天子躺著訪問本國使臣吧?
堂中頓時落針可聞
朝中殘存的主戰派大臣所希冀的詳議司畢竟還冇有開,取而代之的,倒是廷議。而最讓秦檜許翰等大臣驚奇的,則是既然要搞廷議,要搞君前奏對,為甚麼官家缺席?讓耿南仲來主持?實在事理很好瞭解,詳議司這幾年以來,模糊有成為朝廷最高決策的機構之勢。凡軍國大事,都由天子主持召開詳議司,會同少數重臣商討以後構成決策,發往有司履行。
並且這內裡另有更深層次的意義,如果記性好的人,應當不會健忘。當初太上皇退位以後,一起逃到江淮,當時他乾了甚麼事?起首是截遞角,不讓南邊的公文往東京報;其次是止勤王,把兩浙的勤王兵截留下來當衛隊。當時東都城裡傳說,上皇將於東南複辟,惹得民氣惶惑。官家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勸回東京,今後囚禁。
秦檜和朱勝非出去,一時不覺唏噓。想疇前,詳議司是由輔弼次相,兩位副相,樞密正副使,台諫長官,以及一員太尉以上武臣構成。並按照議題的需求,酌情增加職員。現在,趙鼎被罷去相位,耿南仲一身兼兩相,樞密使折彥質遠在鎮江,何灌又被貶,使得詳議司頓顯冷僻。
公然,此招見效,一見金國不強求陝西全境,趙桓唆使,通盤接管金使的計劃由此可見金人之“務實”,和南人之“務虛”。
這個和議,當然是一個不平等條約大金通過此項和議,不但獲得了諸多本色的好處,更從氣勢上完整賽過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