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鎮江來人[第5頁/共7頁]
張浚恍然大悟,笑道:“本來如此。似此等軍中事件,下官另有諸多不明,此後還要請招討相公,以及眾位同僚多多指導纔是。”
遂又轉到花廳,卻見客位上坐著三小我。一個招討副使吳玠,一個是參議張慶,兩人正陪著一名身著紅色公服,束金佩魚的官員說話。那人年紀並不大,四十不到,身形也不高,坐著比張慶吳玠兩個都要矮半頭。但儀表可謂堂堂,因為冇戴襆頭的原因,但見其人天庭飽滿,眉毛濃黑,一雙眼睛分外有神,頜下一綏短鬚,不時地捋著,正專注聆聽旁人說話。並不時點頭,顯得非常有禮節。這份作派,在軍中可謂少見。
這段期間,金軍一向很安靜。他們的遊騎向來不會超出華州一步,乃至放棄了在華州蒔植糧食,完整將這裡作為了一個緩衝區。好端端一個華州,竟成了不毛之地。
張慶現在任陝南招討司參議。現在的參議官可就和疇前分歧了,疇前經略安撫司的參謀參議但是有好幾員,但徐紹鼎新以後,每司隻設參議一員,凸顯了首要性,權柄有些近似於後代軍隊中的“參謀長”了,且軍階也有所進步。這個調派,還真是非張慶莫屬。
至於兵器設備方麵,也獲得了長足生長,特彆是管狀火器的研發有了衝破。最早試製的管狀火器,輕易炸膛。厥後工匠們發明,用埋藏較深的石炭來冶鍊鋼鐵,所鑄成的鐵管不會炸膛。固然他們並不曉得啟事就是“焦炭”,但這一發明被遍及利用。
大宋隆興四年,蒲月。
現在粘罕舊事重提,宋使天然針鋒相對,把事情抖了個底掉。粘罕臉上掛不住,故意殺了宋使立威,又想著彆這麼一搞,又把陝西那頭老虎惹毛了,生出事端來。隻得忍住,放宋使去見金帝。
“這是理所當然。”張浚答道。語畢,告彆而去。
張浚待他坐下後,方纔落座,答覆道:“由行在而來,鄙人官臨行之前,官家親身召見。叮囑見了徐招討後,必然要替天子善加鼓勵。聖上的原話是,徐子昂在陝西有功,朕內心稀有,甚是欣喜。”
徐衛正端起茶要往嘴邊遞,聽了這話行動為之一滯如此奧妙之事,在徐宣撫冇有公佈之前,姚平仲是如何得知的?除了宣撫措置司以外,曉得這件事情的,恐怕隻要大哥徐原父子和本身,誰流露給他的?
徐衛到那官員麵前,拱手一禮:“德遠兄,多時不見,彆來無恙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