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第1頁/共3頁]
獨一讓他不放心的,就是紫金虎。戰前的假想,是管束徐衛的虎兒軍,使其不能兼顧援助環慶。這個目標倒是達到了,虎兒軍一向紮在耀州邊疆上,可題目是,紫金虎在金軍撤出華州以後,並冇有追上來,並且也不後退。擺出一副靜觀其變的架式,這反而讓把握戰局主動權的女真人不敢輕舉妄動了。
“大帥,環慶傳來動靜,大局已定。”李貫小聲陳述道。
“等,等環慶有成果了,我們再作籌算。”徐衛隨口答覆道。
至此,劉光世、姚平仲、徐衛,這三個官家趙桓著力汲引的少壯武臣,在陝西算是有了大抵的端倪。再加上代弟弟主持秦鳳帥司的徐勝,領兵鎮守陝州定戎的徐洪,以及在宣撫司幫助父親的徐良,徐家五兄弟,會合陝西。
曲端被“請”回帥府,談不上囚禁,固然下了他的兵權,免了他的帥位。但從大要上看,他實則是高升了。作為武臣的最高光榮,建節,是指被封為“某某軍節度使”。如果這個武臣需求再次往上挪挪,但還夠不著武臣最高官階“太尉”,那就在他的頭銜上再加一個乃至兩個軍。比如曲端,他之前已經是“定邊軍節度使”,這回又加了“保安軍”,便成為“兩鎮節度使”,固然節度使隻是個虛銜,但卻榮寵備至。
徐衛笑了笑:“他就是有甚麼設法,也不見得敢付諸行動。再說了,誰跟他走?”
“曲端可不是善茬,他能就範?”楊彥又問道。
環慶一起的軍隊,成分非常龐大,除了少量曲端的舊部外,大多是厥後招募的新軍,以及各路派出的軍隊。宣撫措置司的號令傳達後,各堡各寨的軍官絕大多數都表了態,絕對從命宣撫措置司帶領。
環慶臨時告一段落以後,徐紹又采取了徐九的定見,安排姚平仲到熙河路,規複其原有報酬,改任湟州兵馬都鈐轄。河湟地區緊臨黨項,是熙河一起精兵集結之地。姚家在熙河又是累代望族,說白了,這個安排,就是要讓姚平仲有朝一日,擔當其父姚古當初的位置,作熙河帥。當然,這個安排,跟姚古在朝中重新被啟用有著莫大的乾係。
少數有些疑慮的,也在康隨馬不斷蹄地勸說鼓勵下,接管了這個究竟。畢竟說破大天去,宣撫措置司是陝西最高軍政機構,不從命號令,你是想造反怎地?包含身在火線的李彥琪和張家兄弟,也前後給臨時主持環慶事件的劉光世發來了軍報,表示願聽節製。當然,對待曲端的舊部,徐紹首要還是以安撫為主,多多極少升上半級一級,以求穩定軍心。
耀州,美原縣。
楊彥點點頭,非常敬佩道:“要說還是徐宣撫有魄力,這個上馬威可不是誰都敢作的。”
“算不上上馬威,這局勢在必行。本身不抱成團,如何跟金狗鬥?”徐衛的話音方落,便見李貫倉促忙忙走過來,四週一張望,發明他以後,快步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