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宋閥 - 第五百三十五章百花齊放

第五百三十五章百花齊放[第1頁/共5頁]

“疇前,涇原路的鎮戎軍的榷場是最繁華的,可因為徐大這麼一稿,黨項的私運販子很多都跑到環慶邊疆去活動。何如環慶的局勢一向不穩定,受戰亂影響,這幾年買賣很不好作。夏國的權貴們,想穿絲綢冇有,想喝好茶冇有,想在家裡擺個宴席,都湊不出一整套汝窯來。如果誰能在家裡點上外洋的香料,那是頂有麵子的事情。”胡茂昌侃侃而談,明顯此次去收成很多。

當然情願,如果與西夏重開互市,獲得的,並不但僅是稅收。互市隻是個開首,徐衛的構思,是通過互市,與西夏官方打通聯絡,先經濟,後政治。

並且搞這一套,徐衛是最特長的。當年還在定戎當知軍時,他就構造了數萬流民編成鄉兵,在境內搞屯墾大營,很有效果。亂世性命賤如狗,有口飽飯吃,就是最大的尋求。

徐衛聽到這裡,揮揮手道:“光是他們主動冇用,你疇前不是說,參與邊疆私運的人,很多都有官方背景麼?”

徐衛聽出些意義來:“哦?有辨彆麼?”

誠懇說,馬擴固然是武舉出身,技藝高強,且通兵法,但他的好處,還是在於交際。全部大宋,冇有一小我能比得他交際經曆豐富。馬子充跟契丹和女真的高層都有過來往,再加上他是陝西本地人,對西夏也不陌生,除了他,另有更合適的人選麼?

徐衛幾次點頭,照此看來,我們消耗的,都是牲口、皮貨、藥材這些農產品,但黨項人消耗的,卻大多是豪侈品。豪侈品好,豪侈品利潤高。

徐衛沉默不語,從胡茂昌的話裡不刺耳出,鎮戎軍應當是最合適的,可大哥杵在那邊,一時也撼動不了他。環慶劉光世剛坐上帥位不久,且氣力最弱,他在諸多方麵都必須仰仗製置司,如果把榷場設在環慶境內,劉光世當然會主動呼應。歸正現在也隻是試點,等將來需求擴大的時候再計算其他。

“製置相公,馬參議剛到。”佐官報導。

“如果重開互市,不成能一蹴而就,先得有個試點。依你之見,那裡合適?”徐衛問道。

徐處仁聞聽動靜,非常歡暢,移文表揚了秦鳳帥司。不但如此,就連在延安的韓常巡查防務至同州,看到華州和定戎兩處社會次序規複如此之快,到處都是搶播莊稼的農夫,也不由感慨徐衛還真有一手。

到建武元年十一月,秦鳳帥司已在京兆、耀州、華州各地設置上百個軍墾營,收亂軍、義兵、盜匪、流民以十萬計,如果再算上這些人的家眷,那麼數字將會是驚人的。通過此舉,徐衛敏捷穩定了光複地區的次序,即便有些固執的,不想當良民,非要當山大王,也在虎兒軍剿滅之下,土崩崩潰,捧首鼠竄。

胡茂昌謝過,兩人就在那堂上坐定,自有人奉上茶水。胡茂昌看來是從內裡一起趕過來,連口水都冇來得及喝,端起茶杯猛灌,而後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也不等徐衛過問,主動道:“小人此番奉相公之命前去邊疆,與疇前有買賣來往的一些人打仗。他們對重開互市非常主動。自各‘榷場’封閉以來,黨項所需之貨色絕大多數都靠私運,諸如茶葉、絲綢、瓷器等等。隻是這私運,一來有風險,涇原帥司時不時地查緝一下,逮著貨色全冇還是輕的,乃至為此丟了腦袋的人也很多。二來,範圍太小,底子滿足不了黨項海內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