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闖宮[第3頁/共6頁]
“李相此言過分誇大!上番金軍南寇,世人有目共睹!現在兩河防務捉襟見肘,如何能戰?那女真馬隊來去來風,禁軍完整陷於被動。若非太被得勝,金國怎會派出使臣媾和?邦彥勸李相一句,國雖大,好戰必亡!”說話此人,年約四旬開外,雖端坐但個頭較凡人尤高,身著紫色官袍,束金佩魚,明顯級彆不低。眉濃鼻挺,雙目炯炯,幾縷髯毛直及胸前,端得是氣度軒昂,儀表不凡。此人恰是東京坊間人稱“李蕩子”的李邦彥。
惶恐以後,肝火頓生!手指徐衛,滿臉的怨毒之色。厲喝道:“你是何人!可敢報上名來!”
週四一時為之語塞,如何碰到這麼個愣頭青?他固然信賴宋軍不敢把他如何樣,可看徐衛這架式,內心不由忐忑。久經世事,見多識廣的人不成怕,因為這類人會按常理辦事。怕的就是這類甚麼也不懂的愣頭青。如果再不表白身份,說不定他還真會……固然想到這點,但卻還不斷念,乾咳兩聲詰責道:“那你籌辦如何措置?”
“你在跟我講前提?”徐衛雙眼一眯,打斷他的話。
王彥勃然!拔出所佩之刀就要親身脫手!卻被徐衛擋住,他曉得,百年來,大宋非論君臣官民,還是士農工商。都以為幽雲十六州原為中華之土,吾土吾民,幽雲百姓天然是我族類。既然如此,便該心向大宋,日夜盼望迴歸。殊不知,幽雲百姓,被契丹人統治百餘年,所謂的民族認同感又還能剩下幾斤?且遼國建立後,通盤效仿中原,非論政治,文明。科技,風俗,都學高傲宋,乃至也以“中原”自居。在這類環境下,幽雲漢人又怎會心向大宋?
當徐衛將這點擔憂說出來後,王彥一拍胸脯:“這事包在我身上。”
“徐衛急奏!”老承旨這聲一呼喊出來,殿上眾臣立時神采各彆。
殿頭上,趙桓聽罷,微微點頭。那內侍又小跑著奔出殿去,未幾時,領著一人出去。徐紹一看,如何樞密院“在京房”的副承旨官跑到禁中來了?這樞密承旨,管的是樞密院內部官吏考查糾劾。到宮中隻存在於兩種景象之下,要麼就是官家檢閱禁軍,召見武臣,訪問外使和少數民族首級時,陪侍在旁以備參謀取旨。要麼就是碰到樞密院主官不在,遇告急突髮狀況,可憑“承旨”身份直闖禁中,上達天聽。他現在火燒眉毛似的趕進宮來,是產生甚麼大事了?
“慢!”殿頭上,官家趙桓俄然一聲喝。“呈上來!你等先行退下!此事他日再議!”
徐衛負手望著他,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吞了口唾沫,週四定住起伏的心境,嘶聲道:“我願據實以告,但你必須包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