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內憂[第1頁/共3頁]
“陛下,李右丞所言極是。眼下要務,便是穩定局勢,首要的便是穩住江淮。若逼迫太急,恐怕……”吳敏因為擁立之功,極儘榮寵,官拜少宰,也就是尚書右仆射。不但管了行政,還身兼樞密使管軍事!從他身上能夠看出,一來趙桓是在對擁立過他的大臣投桃報李,二來新帝身邊實在冇有甚麼人纔可用。他這話雖說得含蓄,但恐怕就那執燭的內侍也聽得出來。他是在擔憂太上皇在一班老臣的幫部下,於江淮另立朝廷!一山二虎,一天二日!
李綱這話冇有涓滴誇大,趙佶丟棄都城逃脫後,僅在第二天跟隨而去的大臣就達五十餘人!隨後通過各種渠道出逃的官員難以計算,現在的東都城內各個衙門,十有七八冇有主事官員,三省六部各院各監幾近癱瘓!城外固然雲集著數十萬軍隊,可每天挑釁惹事,冇一刻安寧。昨日,兩支從山東而來的勤王之師竟然真刀真槍乾了一場,固然範圍不大,但其影響極其卑劣!毫不客氣地說,東京目前的行政軍事一片混亂!當務之急,是穩定局勢,冇有比這個更首要的!
金東路軍的撤退,讓大宋朝野高低鬆了口氣。冇過量久,又傳來動靜,圍困太原的金軍西路軍在屢敗以折家軍為代表的宋軍援兵後,太原守軍仍舊不肯投降,對峙抗戰。太原顛末大宋朝廷苦心運營,孔殷之間難以攻陷,西路軍統帥粘罕見東路軍已撤兵,也還師北歸。但臨走前,留下宗室銀術可領軍持續圍困。
“陛下,少宰兼知樞密院事吳敏,尚書右丞李綱奉詔晉見。”閣門外響起一個聲音。
微微點頭,身後內侍即宣二人入閣麵君。吳敏李綱踏入閣中,行了大禮,陪侍在君側,不敢輕意開口。改過君即位以來,太上皇舊臣大多或開公或奧妙地被正法!實在冇有推測,官家年方二十出頭,手腕竟是這般……
打吧,大宋天子之師的戰力大師內心都清楚。就連夙來被視為精銳之師的西軍軍隊幾次救濟太原,都被金軍擊潰,即便西軍名將折可求也是一敗塗地;拖吧,觸怒了女真人,怕是本年下半年還會再來;和吧,彷彿實在丟不起這小我,大宋立國百餘年,一向力求光複祖宗之地。客歲太上皇還在為光複燕雲六州而沾沾自喜,覺得一雪前恥。總不能本年把燕雲丟了不說,還賠上計謀要地太原,中山,河間三府。
李綱內心一驚!聽陛下此意,是又要對蔡攸脫手了?太上皇的舊臣已經殺的殺,貶的貶,官家如何還不乾休?思前想後,上前奏道:“陛下,現在上皇居於江淮,朝中大臣跟隨而去者十之三四。東京政令難以通行於南邊,此時不宜操之過急。”
吳李二人俱不敢答,麵麵相覷。趙桓見狀,也不逼迫,笑道:“朕在東宮時曾聽人說,太上皇夢白虎現於北方,問於蔡攸,答曰主得一虎將,即郭藥師。現在郭氏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