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宋閥 - 第一百三十六章 失控

第一百三十六章 失控[第1頁/共3頁]

並向士卒承諾,若擊退金賊,必有重賞。將士受此鼓勵,士氣稍振,五戰三捷,進逼榆次。圍攻太原的粘罕急遣精兵拒敵。但就在折可求誓詞搏命一戰,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之際,兩河宣撫使範訥背信棄義,曾承諾折家軍的誇獎不予兌現。此舉,直接導致折家軍數萬軍隊軍心渙散,士卒極度氣憤,又兼金軍強兵來犯,私行逃離者達十之三四。折可求故意報國,有力迴天,勉強應戰以後,大潰。不得不望南泣拜,撤回府州駐地,河東重鎮汾州是以失守。可愛的是,折氏忠義為國,血戰以後,卻獲得範訥送往東京的一道彈劾奏章。

“金軍已趨北京,然大名之兵已補青滄,如何作戰?大名一丟,金軍必定渡河,此誠危急存亡之秋!我等深受皇恩,決然不成坐視官家被徐處仁李綱等奸佞之臣矇蔽鼓勵!徹夜晉見,我等需同習合力,力奏官家遣使至金虎帳中,求其緩師媾和!不然……”耿南仲那張凹凸不平的臉此時看來更加猙獰。

可此時的東京帝都裡,大臣們已經吵作一團,環繞是戰是和的題目上,針鋒相對,寸步不讓。耿南仲唐恪指責徐處仁李綱禍國亂朝,要求天子奪職他們,向大金國乞降。可李綱等人還寄但願於調遣衛州孟州之兵持續北上。兩幫人馬鉚足了勁,在大敵當前的環境下,還相互排擠。

汾州既失,太原孤懸於山西。相鄰各州縣因朝廷未能補發物質援助,擔憂兵力既不敷,糧餉也不濟,幾近未作抵當,或投降,或逃竄,河東垂危!範訥得知環境後,倉促南竄,臨走之前,還不忘學一把作了無頭之鬼的童貫,煞有架式的警告河東諸將,要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務必效死,以衛國土。他一逃,完整將種師中丟棄。粘罕喜不自勝,謂麾下眾將曰,覆亡南朝,便在目前!遂遣雄師,儘力攻打太原。

在金軍兩路彆離受阻於太原真定之時,趙桓就已下詔,讓各地守軍自尋戰機,阻敵於黃河之北。但在青滄援兵被對方毀滅以後,大宋君臣仍舊冇有深思計謀上的失誤,在聞聽金軍南下推時的動靜後,朝廷勒令各地守將出城迎城,必備反對金軍南下的法度。這類做法,使帶兵之人非常寒心。

十月十九,方纔趕到汾州的西軍折可求部,在朝廷的接連催進之下,倉促出兵,赴太原得救。在文水縣郭柵遭受金軍伏擊,喪失頗重。可求向代替已故種師道繼任兩河宣撫使的範訥要求緩進,範不允,斥責折可求懶惰畏戰,嚴令出兵。折家軍逼不得已,十月二十三,與金軍再戰。折可求鼓勵士卒說“世受國恩,邊寇未滅,此可求之罪也。今敵夷猙獰,社稷危難,可求願一死以報之!”

十月下旬,受把持朝廷的文臣逼迫,河北守軍放棄善於的守城,出拒金兵。還不到十一月初,宋軍連續敗了七場,士氣跌至穀底。乃至於朝廷催促進軍的軍令再傳到火線時,竟有宋軍將領直接開城投降。前提隻要一個,哀告女真人勿害百姓。斡離不該允,並調派宋軍降將前麵開路,為其招降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