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醫方酒令[第1頁/共3頁]
“嗯……,巴豆是大寒的藥,有劇毒,想必哪些太醫們驚駭,不敢用這方劑。”
林青黛又隨便翻了一頁書,瞧了一眼,道:“――麻黃!”
“嘿嘿,風俗了,一時刹不住車。”杜文浩拿起酒杯飲了一口,接著說道:“這麻黃名字的來源,有個很成心機的典故,曉得麻黃本來叫甚麼嗎?”
剛說了兩個字,便卡住了,他想說《沈氏尊生書》的白豆蔻湯,可這也是清朝聞名醫家沈金鼇編撰的。腦袋裡一時之間想不起哪部書是宋朝之前的,並且還得有豆蔻這味藥的經方。
“你倒猜猜看?”
“羌活勝濕湯啊!出自《表裡傷辨惑論》……”一眼瞧見林青黛迷惑的眼神,當即回味過來,這《表裡傷辨惑淪》是宋末元初名醫李東垣寫的,俗稱“表裡傷十三辨”,是補土學派的代表作。不是宋朝之前的醫典,苦笑著本身端酒杯一仰脖喝了!決定下一次不能太焦急了,得想好再說。
“麻黃湯啊!出自仲景醫聖的《傷寒論》,配伍桂枝、杏仁、灸甘草,能發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治外感風寒表實證。有歌訣為證:
聽完典故,英子才長舒一口氣,鼓掌道:“好啊,好人有好報!太好了!先生再說一個吧!”
“哎!”英子跑進了杜文浩的房裡,從架子上很快拿來一本醫書返來,遞給林青黛。
林青黛隨便翻了一頁,藉著月光找到這一頁的第一味藥,道:“防風!”
林青黛抿嘴一笑:“我們得再增加點難度,――你不但要說出經方,經方的出處,還得說出這味藥的一個典故或者傳說,可不準瞎編!我們聽得出來的。經方出處也不得胡說,必須是大師都曉得的醫典,可不能是你們鈴醫的手抄本!”
發熱惡寒頭項痛,
杜文浩有些不美意義,一仰脖喝乾了,這才驀地想起,前個早晨看醫書,曾經看到過的方劑裡就有這豆蔻的經方,一拍腦門:“現在纔想起來!太宗皇上時候的《承平聖惠方》中配伍黃芪、白朮、人蔘的白豆蔻丸啊!哎!喝了酒一焦急,愣給忘了。”
林青黛笑道:“冇讓你說主治。說典故!”
二女一起點頭。
林青黛已經很有些醉意,臉頰緋燙,端起酒杯,微微一笑:“前人望梅止渴,青黛聽先生故事佐酒,這仿古倒也高雅。乾杯!”以袖遮麵,飲乾了杯中酒。
“嗯!英子,去隨便拿一本醫書來!”
林青黛道:“好!――茯苓!”
“啊!那砍頭了嗎?”英子嚴峻地問道。
林青黛固然對醫術不太懂,但對藥材還是很在行的,宋朝特彆重視對醫典的彙集清算,出版了大量的醫書,林青黛運營藥材,當然對這些醫典也是熟諳的,不過,她細細回想,卻向來冇傳聞過《溫病條辨》這部醫書,迷惑地瞅了他一眼,問道:“就教先生,這《溫病條辨》出自哪位醫家之手呀?青黛孤陋寡聞,冇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