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其他小說 - 天靈地寶 - 第八章、放山

第八章、放山[第3頁/共4頁]

“艼”是蘆頭上長出的支根,中間粗,兩端細,像是棗核狀,俗稱“棗核艼”。蘆頭根部生出的艼,稱為“護脖艼”;兩個艼對生於蘆頭的兩側,稱為“掐脖艼”;艼和蘆統稱為“艼帽”。

一起上,三小我在車上東拉西扯,越聊越熱乎。這才曉得這大漢姓劉,熟諳的人都叫他劉二炮,家就住在轉山子村,平時在家種地。幾個月前,跟著村裡的關把頭放山,在山上轉悠了半個多月,最後找到了幾根小參。

“體”指的是人蔘的主根,也就是形體。

老羊倌喊來老闆,結了帳,衝那男人笑了笑,又是一陣客氣。

老羊倌介麵說道:“你們發財我就來。”

一個多小時的顛簸,終究下了汽車,沿著土道一起向南,又走了近半個小時。

長白山山山相接,嶺嶺不竭,樹大林密,草高篙密,大山深處常有野獸出冇,人跡罕至。而這裡每年開春一向到霜降之前這段時候,深山老林裡常常有拉幫結夥構成的“參幫”,在深山裡穿越,專走林密草深的險途,尋覓人蔘。

在大山裡找人蔘,非常艱苦,凶惡莫測,收成也冇有定命。上山采參叫做“放山”,放隱士結夥叫“拉幫”。拉幫放山,普通都是想放山的人去找領過參幫的“把頭”,要求入幫,村裡冇有,就到外村去入幫。

老羊倌點了點頭,從速連聲伸謝。

人蔘為第三紀孑遺植物,也是貴重的中藥材,是“東北三寶”之一,汗青悠長。彆號又稱為人銜、鬼蓋、神草、土精等。報酬種植的為“園參”,野生的為“山參”。多生善於日夜溫差小的海拔500~1100米山地緩坡或斜坡地的針闊混交林或雜木林中,凡是3年著花,5~6年景果,被稱為“百草之王”。

中年男人就是一愣,扭頭看了一眼劉二炮,又打量了一眼老羊倌,從速把老羊倌和徐青山讓進了屋裡。

徐青山看在眼裡,內心憋不住樂,看這模樣,這是劉二炮要在他們麵前裝一把,顯得彆人際廣,熟諳人多。從速接著說好話,遞上去幾個馬屁,把劉二炮拍得是眉飛色舞,差點就樂顛餡了。

徐青山聽老羊倌說了半天,都有點聽傻了。剛要從包裡把那根參再取出來再看看,遠遠的就瞅見那男人晃閒逛悠的返來了,從速把手又縮了返來,衝老羊倌使了個眼色。

徐青山一起上聽劉二炮不斷的提及山上的那些希奇事,甚麼錢串子、山神爺的小媳婦啥的,對這拉幫放山也越來越獵奇,聽得津津有味。想到包裡這根參,衝劉二炮抱了抱拳:“炮哥,聽你這麼一說,放山還真不輕易,你在參幫裡必定是挑大梁的吧?”

大漢讓老羊倌不消客氣,這類事是他們贏利,要說謝,得是他說感謝纔對。見老羊倌和徐青山都籌辦好了,大手一揮,三人直奔大眾汽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