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參路[第1頁/共4頁]
老羊倌和徐青山回到家後,做好了統統籌辦。很快就到了商定的時候,爺倆一大早就趕到了縣城,而關把頭那些人已經提早到了有一陣子了。跟著關把頭一起來的,一個是劉二炮,另一個瞅著能有四十多歲的模樣,乾巴巴的瘦iǎ枯乾,頭髮都有點謝頂了,天生一張笑麵,看著倒是不招人煩。
一大鍋的水竟然紋絲未動,水底連個氣泡都冇有。劉二炮伸出食指iǎ心腸試了試水溫,更是大吃一驚,燒了多數個iǎ時了,而鍋裡的水竟然還是涼的,連溫都冇有溫,當時兩眼發直,就跟撞了鬼似的,站在鍋前一動也不會動了。
人蔘是關東之寶,一參值百金。
山區的門路並不平坦,縣裡這段路還好,如何說也是柏油瀝青路,但是出了縣城,路況就不敢恭維了。砂土路麵,坑坑包包,汽車就像是大海中的一葉孤舟,搖搖擺晃地一會下去,一會又衝了上來,車後灰塵飛揚,遮天蔽日,連窗戶都不敢開。
大山裡找參,倘如果冇有人帶,就靠膽量大,恐怕在山裡轉上一年也一定能找到人蔘。不過,也不解除有瞎貓碰上死耗子的時候,隻是山裡的瞎貓越來越多,死耗子較著有點兒不敷用了。
大師緊跟著關把頭身後,誰也不敢多嘴,一邊走一邊閒談著,也都是些家長裡短的閒話,誰家的媳fù白日閂了,誰家的女人走路拉胯了,聽得徐青山麵紅耳赤,很難ā上話。一起上說談笑笑,走起路來也就不那麼古板了。
放山先修老爺府,這類民風古來有之,都說修了老爺府,放山就有福,千百年來,端方一向冇變。
俗話說:“哪一起人,敬哪一起神。”佛信佛祖,道家書老君,放隱士敬的就是山神老把頭。所到之處,都要先修老爺府,拜山神爺。關把頭把一棵一米來粗的大樹根部砍成了凹形,上麵掛上了一塊紅布,固然看著有些粗陋,但就算是修好了山神老爺府。
看著劉二炮忙活個不斷,徐青山本來想幫個手,隻是看了半天,也不曉得該乾些甚麼。
劉二炮是參幫裡“端鍋”的,彆的事也不消貳心,從包裡ōu出鏟子後襬布看了看,選了一處背風朝陽的處所,用鏟子往下砍了幾鏟,感受上麵土層合適,便甩開膀子,幾鏟子下去就挖出個一尺多深的大坑,然後從中間撿來幾塊大石頭,“品”字形摞好以後,穩穩鐺鐺地把用飯的大鐵鍋架在了上麵。
一向走到天都快黑了,關把頭這才擺了擺手,昂首看了一眼麵前的大山,轉轉頭來讓大師當場歇息,生火做飯,吃飽了抓緊安息,明天翻過前麵這座大山,到了磨盤嶺,恐怕就冇有工夫歇息了。
關把頭這些人明顯常走山路,早就風俗了大山裡的餬口,當場放下揹包後,也不安息,有條不紊的開端忙活著搭倉子,埋鍋灶,手腳都很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