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赤血蟾衣 第三章 老羊倌[第1頁/共4頁]
官方都說“老先生,少木工”。此中的“老先生”是指陰陽先生或是看病的郎中,這類人是越老越吃香,越老越被人看中;而“少木工”是說木工最好是年青力壯的,因為這行裡,刮拉鑿砍锛,乾的都是力量活,年齡大了,也就乾不動了。
這兩年,時不時的也相看了好幾個工具,女方對於徐青山的印象還都不錯,不過最後都是差在這彩禮上,都是嫌老羊倌家裡太窮,要地冇地,要房冇房,窮得耗子進了門都直掉眼淚,最後也就都不了了之了。
最首要的就是他免費不高,一些小來小去的活計,供頓飯也就算了,底子不要人為,差一不二,也從不計算,以是街坊四鄰,十裡八村的有甚麼活都情願找他。在疇昔阿誰年初,鄉村的傢俱都是找木工做的,想買都冇處買去。結婚、蓋房、添置物件都得提早找好木工,然後好吃好喝的請到家裡來,當時的木工也算是個肥職,也以這日子過得倒也是不愁吃穿。
徐青山從心底感激老羊倌,拯救之恩,傳藝之情,這些徐青山彆看年齡不大,但是內心稀有,對老羊倌好的那是冇話說,平時做工的掙的錢都交給老羊倌,讓徒弟留著買米買麵過日子用,和老羊倌好的就跟親爺倆似的,過得固然不敷裕,但是卻也很歡愉。
徐青山的腦袋一點也不笨,學啥都很快,聽完的評書,他差未幾就能一字不落的再講一遍,不管多拗口的外號還是武功,那是倒背如流,唯獨就是坐不住硬板凳,一提上學,腦袋就疼。
村裡人很儉樸,心眼都好使,一看這小夥子就不像是本地人,看模樣像是落了難,無家無業的,都挺不幸他,隔三差五,店主送點吃的,西家送點喝的,這小夥子流浪到此身染沉痾,有這些人送點吃喝,好歹是冇餓死,硬撐了過來,病好了也就在這村莊裡住了下來。
鄉村娶媳婦,這彩禮可不是小數量,瓦房和傢俱、家電先不說,單單過彩禮冇有個幾萬塊,底子女人就娶不進門。可這幾萬塊如果就這麼個的攢法,那還結個屁婚啊,冇等攢夠,女人都當媽了。
在鄉村,男的如果過了二十五還冇訂婚或是結婚,就算是大齡青年了。
老羊倌一看這孩子也就是8、九歲的年紀,身上穿的破衣爛衫,像是個拾荒要飯的。在這荒郊田野的如果不管,必定是必死無疑,因而就動了憐憫之心,把這孩子給抱回了家裡。連夜又上山找了點草藥,幾劑下去後,還真就給救活了。
小夥子個子不高,長得又瘦,底子不會乾甚麼莊稼活,村裡厥後一覈計,就安排他幫著出產隊放羊。
這一年比及大年初五,開端了正式拜師。徐青山認師施禮,跪地叩首,先拜過了祖師爺魯班後,接著又給老羊倌叩了個頭,算是端莊入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