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棄還洛口權宜舉[第1頁/共4頁]
劉黑闥說道:“是,剛纔是俺一時震驚,說錯話了。魏公天授之才,賢明神武,用兵如神,一場小挫,確切不算甚麼。賢弟與長史說的對,必定不日以後,魏公定就會重據回洛。”
劉黑闥也不敢信賴,瞪圓了眼睛,說道:“甚麼龐玉、霍世舉?這倆賊廝鳥甚麼來頭,竟然能擊敗魏公?”急報說是段達與龐玉、霍世舉聯兵,大敗了李密,可段達是個多麼貨品,劉黑闥清清楚楚。在段達的批示下,洛陽守卒被李密連敗,壓根不是李密的敵手,則李密的此次失利,較著不是敗給了段達和洛陽守卒,而是敗給了龐玉、霍世舉和他倆領率的關中兵馬。
這傷亡的大半將士,都是李密部的精銳。
他深思了下,說道:“數十萬饑民,聚於一倉城外,嗷嗷待哺,措置若晚,變故恐生。這件事,不能拖了。不過,四郎說的也不錯,魏公新敗,此際或偶然饑民之事。那要不然,就如許吧,長史,給魏公的上書,你我先不呈,先把給徐大郎的上書呈上,如何?”
段達、龐玉、霍世舉部是嚴陣以待,陣型已成。
劉黑闥冇有切身參與這一仗,郝孝德到今也冇有給他送信,徐世績的這道急報,語焉不詳,隻是說李密放棄了回洛,回兵洛口,他不曉得李密到底是吃了多大的敗仗,故此,就李善道對李密“很快就能重據回洛”的信賴,他不好辯駁,——但依他想來,回洛倉都丟棄了,李密這一仗必定虧損不小!那既如此,短時候內可否還據回洛,怕不必然!
龐玉、霍世舉領關中兵趕赴洛陽援助的動靜,李善道早有聞知。
一則,士氣已衰;二則,各營兵馬固然合攏尚眾,但多是郝孝德等此類的義兵,非是李密的嫡派,那麼在這類環境下,如果持續待在回洛倉,段達、龐玉、霍世舉必定會趁勝再戰,李密部說不得,底下來就會連吃敗仗,敗仗吃得一多,郝孝德等的軍心就會散了,事就不成為矣。則暫避其鋒,且先放棄回洛,退還洛口,待將士氣清算起後,再還回進戰,自方為上策。
因固然屯在回洛倉的各營兵馬,合攏尚眾,李密軍中將士懊喪,見段達、龐玉、霍世舉部卻因為此戰之勝而士氣倍增,李密亦是當機立斷,便做出了暫棄回洛的決定,領部還回洛口。
到底不是李密的嫡派,也不是瓦崗本係,李密連戰連勝、所向無前時,像劉黑闥這類厥後投從的彆部義兵,當然樂意跟著吃香喝辣,李密一遇波折,他們不自發的就有點旁觀的意義了。
李善道說道:“賢兄,徐大郎軍報中但是說的明白,‘暫棄’罷了。何為‘暫棄’?臨時丟棄。若我料之不差,過不了幾天,必就會魏公重據回洛、大敗龐玉和霍世舉的捷報傳來!”
這場仗,李密的確是吃了大虧了。